梁國源專欄:假新聞的「曼德拉效應」

2018-10-22 07:00

? 人氣

作者指出,黑心食品乃至於黑心商人的標準不難認定,但在打假與造假的多重角色扮演下,政治人物黑不黑心,可就「難說」了。(資料照,AP)

作者指出,黑心食品乃至於黑心商人的標準不難認定,但在打假與造假的多重角色扮演下,政治人物黑不黑心,可就「難說」了。(資料照,AP)

記憶會隨著時間而模糊,並在某種程度上偏離事實,等到某個機緣巧合與片斷的事實重逢,人們便會攫取其中最具故事性或更符合想像的部分,去填補記憶缺口或強化既有認知。

有別於過往,近期台灣社會掀起的新一波「打假」潮,目標不是食安問題,追究的對象也不是黑心商人,而是真假難辨的假資訊與假新聞(fake news),以及來自各方的政治人物與其相關人士(亦包括執政團隊)。特別是年底九合一選舉在即,讓製造vs.揭發假新聞的雙方,似乎都有頗大的發揮空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或許有人會納悶,當代資訊自由流通與網路普及化,查核資訊的真假變得相當容易,人們應不可能被假新聞牽著走。但麻煩的是,伴隨資通訊科技而來的資訊爆炸,反而產生更多的「曼德拉效應」(Mandela Effect),再加上臉書(Facebook)、Google、推特(Twitter)等社群媒體平台的傳播效果可觀,提供了以訛傳訛的強大管道,恐容易釀出集體性的無知,使假資訊與假新聞所造成的影響有增無減。

何謂「曼德拉效應」?簡單地說,曾在一九九三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九四~九九年間擔任南非總統的曼德拉(Nelson Mandela),致力於廢除種族隔離制度和實現種族和解,擁有極高的聲望。但奇怪的是,許多人卻誤以為他早就死於獄中(六四年六月~九○年三月間因革命與人權相關運動而下獄)。

之所以會發生這種「時空錯亂」的情形,主要是人們的記憶會隨著時間而模糊,並在某種程度上偏離事實,等到某個機緣巧合與片斷的事實重逢(或是接觸到有心人士扭曲後的訊息),人們便會攫取其中最具故事性或更符合想像的部分,去填補記憶缺口或強化既有認知。於是一個英雄死在民主戰場的故事,便「合理地」留在許多人的記憶中,這便是所謂的「曼德拉效應」。

在人們記憶有其不可靠的必然下,又遇到各種爆炸性的資訊不斷爭奪人腦的認知與記憶資源時,來自社群媒體的訊息便因為披上了信任的外衣與同溫層引發的共鳴,縮短了人們填補記憶與強化既有認知的最後一哩路。所以從曼德拉效應與社群媒體平台的結合來看,若假資訊或假新聞當真修補了人們的記憶與認知,其影響甚大。特別是選舉期間的假資訊,往往具有記憶缺口酷愛的「故事性」。至於是否會左右選情與選民的投票行為,則尚有商榷的空間。 

遺憾的是,黑心食品乃至於黑心商人的標準不難認定,但在打假與造假的多重角色扮演下,政治人物黑不黑心,可就「難說」了。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刋《新新聞》1650期,授權轉載。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