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源專欄:找不到「牛頓」 該怎麼辦?

2018-10-13 05:50

? 人氣

牛頓擔任英國的鑄幣局總監,解決英國長期以來的劣幣問題。(資料照,美聯社)

牛頓擔任英國的鑄幣局總監,解決英國長期以來的劣幣問題。(資料照,美聯社)

「劣幣驅逐良幣」讓各界對流通貨幣缺乏信任,商業活動受重創。直到牛頓接任鑄幣局總監,揪出偽幣製造者,並提出包括鑄幣品質、效率等各項改進建議,終於完成流通貨幣重建工作。

對於深刻體認金融危機與景氣榮枯密切相關的現代人來說,只要金融市場失序或經濟衰退幅度過大且持續太久,就會產生恐慌感,各種「無以為繼」的臆測更是傾巢而出。但以金融業發展聞名的英國,卻曾有三十多年流通貨幣嚴重短缺,導致日常商業活動幾乎處於崩潰的狀態。很難想像吧!但它確實存在於十七世紀的英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六六二年以前,英國錢幣(銀幣為主)以手工打造,且銀幣邊緣多少會凸出一些,導致有心人士只要將突出的地方剪下來,就能偷到一點銀子,且被偷剪的銀幣仍可回流市場使用。因此,在大同盟戰爭讓歐洲對白銀的需求飆升、鑄幣驗測系統容許銀幣重量誤差範圍過大,以及難在犯行當下抓獲等因素下,即使英國端出絞刑懲處,卻仍阻擋不住利之所趨的剪邊者。為此,一六六二年英國皇家鑄幣局啟用機器鑄幣,盡力排除銀幣形狀與重量上的變異,要讓剪邊者無可乘之機。

豈料情況反而變得更糟。在手工鑄幣與機器鑄幣同時流通的情況下,前者因經年成分流失而貶值,後者成分扎實,也不容易被剪邊,便多被熔解且走私到歐洲。最後市面上只剩下劣質的手工鑄幣流通,這便是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

想當然耳,在各界對流通貨幣缺乏信任的情況下,商業活動必然受重創。直到一六九六年,著名數學家、科學家、煉金術士牛頓(Isaac Newton)接任鑄幣局總監,一掃過往管理者無能的問題,不僅揪出偽幣製造者,並利用個人豐沛的冶金知識(metallurgy),提出包括鑄幣品質、效率等各項改進建議,讓改幣作業(收回手工鑄幣,熔解後由機器重鑄)能順利運行。五年後,英國已無手工鑄幣,流通貨幣重建工作宣告完成。

許多經濟學家回顧這段歷史時,不免覺得英國何其幸運,能有牛頓出掌鑄幣局,一次解決了英國手工鑄幣誕生數百年所衍生的問題,也為英國貨幣市場穩定奠定了良好基礎。但也有數學家納悶以牛頓的聰明才智與對數學問題的熱愛,為何沒想出可用於解決鑄幣驗測系統長達三百多年缺失的「平方根定理」。

然而,對任何政府而言,擁有一位牛頓總監可能比解出一道數學題來得重要。但在「牛頓」難尋的前提下,執政者想解決與景氣榮枯相關的宿疾時,若能做到「有能者居之」,就屬萬幸了。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刋《新新聞》1649期,授權轉載。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