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4月2日公布了基於他自己「特殊算法」所計算出來的對等關稅,並強行施加在全世界185個國家或地區上,造成全球輿論譁然。雖然後續股匯和美債市場的巨大波動迫使川普在4月9日決定暫停實施該政策90天,但其對中國大陸的高額關稅已生效,中美經貿博弈已正式展開,預計此情勢必將對世界經濟產生劇烈衝擊。
一、中美關稅戰對台灣的影響
中國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美國則是第二大,因此中美關稅戰將對台灣造成很大的影響。民進黨執政近9年來已將兩岸官方互動推至冰點,賴清德上台不到一年就引發至少三次大陸的大規模圍台軍演。如今美國又要對台灣徵收高額關稅。可見,民進黨得罪了台灣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又在第二大貿易夥伴身上討不到任何好處,陷入兩頭落空的窘境。然而,向來強調經貿「去風險化」的民進黨政府在如此艱困的時刻提出的政策,居然是加大投注在想掏空台灣的美國身上。從今(2025)年初川普上任後,民進黨就主動向川普示好,拋出台美半導體產業整合的計畫,台積電、聯電也迅速要和美國企業合資設立新公司。但這些做法並沒有讓台灣獲得關稅豁免權,反而讓美國變本加厲地對台索取更多好處。在關稅重擊後,民進黨又對美國拋出鉅額軍購清單、加大對美投資等各項利多。種種行徑令人不禁憂心,民進黨是否會在接下來與美國的談判中提出更多讓利,讓美國加速其掏空台灣的計謀。
民進黨加碼「對美讓利」的後果非常不堪設想。第一是這會讓多數台灣企業面臨赴美設廠、投資,或承擔高額關稅的嚴重困境。無論台企選擇哪一項,都會大幅增加營運成本,使產品競爭力下降。第二是這也會使台灣為數眾多既無法赴美,也承擔不起關稅的中小企業難以為繼。現在我們已經看到許多中小企業如紡織、機械工廠遭客戶暫停訂單了,接踵而至的是旗下員工將遭裁員或放無薪假。台灣底層勞工的生活在萬物飛漲、工資凍漲的時代已經非常困頓了,如今更會雪上加霜。
二、經濟去依附並融入民族經濟共同體已是台灣勢在必行的選擇
此次關稅戰突顯出台灣經濟體質的幾個大問題。第一是過度依附美國的產業分工和佈局。台灣的經濟實力是在國共內戰、美蘇冷戰的「雙戰結構」下發展起來的,當時台灣做為美國反共前線的盟友而接受美國的扶植。儘管在90年代冷戰結束和兩岸結束軍事對峙後,兩岸經濟交流互動逐漸深化,但如今兩岸經貿整合的程度仍然是遠遠不夠的。時至今日,台灣仍然以一種嚴重違反地緣、文化結構,也違反國際貿易「重力法則」的方式依附著遠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而不是更積極地與近在咫尺且同文同種的中國大陸開展更深化、更密切的經貿合作關係。第二是由於上述違反地緣經濟規律的問題,導致台灣無法守護自身產業發展的成果,而容易受到強權國家的經濟霸凌。在全球化發展和自由貿易經濟秩序穩定的時期,台灣可以安穩地參與國際分工,不需要擔憂產業遭剝奪。但在「逆全球化」和國際經濟體系重回弱肉強食的保護主義、掠奪主義的背景下,台灣就很難生存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