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或許是短暫的,但關稅的後遺症將比川普任期還要深遠

2025-03-14 15:03

? 人氣

貿易戰或許是短暫的,但關稅留下的後遺症,將比川普任期還要深遠。(美聯社)

貿易戰或許是短暫的,但關稅留下的後遺症,將比川普任期還要深遠。(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砲火四射,貿易戰一觸即發,像他這種朝令夕改的關稅政策在現代史上絕無僅有,但還是可以回顧歷史窺探一二,從過去的半導體、木材,再到雞肉的貿易糾紛,有些持續了幾十年,不僅擾亂國際市場,還推升消費者物價。整體而言,貿易戰或許是短暫的,但關稅留下的後遺症,將比川普任期還要深遠。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02年,時任美國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對進口鋼鐵課徵關稅,本意是為了保護處於困境但具政治影響力的本土鋼鐵業,卻也因此增加了汽車零件、金屬加工等相關產業的成本,導致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受到衝擊。

《華爾街日報》指出,根據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經濟學教授Lydia Cox的研究顯示,雖然這項關稅不到兩年後便取消,但對那些元氣大傷的企業而言,負面影響長達五年之久。

相較於過去幾任總統,川普的保護主義手段更加激進,實施的關稅範圍很廣,從墨西哥的啤酒、中國製造的玩具,再到加拿大的飛機都被列入關稅清單。許多經濟學家擔心,川普的做法可能會引發一連串無法預測的後果,甚至影響將遠遠超出他的任期。

達特茅斯學院經濟學教授Douglas Irwin表示,美國政府過去在課徵進口關稅時,都有明確的政策目標,例如雷根當年對日本半導體課稅,是為了保護美國科技產業免受強敵競爭;1971 年西德和日本這兩個出口大國同意升值貨幣後不久,尼克森迅速取消短暫的全面關稅政策。

但有別於過去的貿易衝突,川普政府針對課徵國外商品關稅的說法反覆,模糊不清的理由可能讓這場關稅貿易戰沒完沒了。「現在的問題是,美國到底要其他國家做什麼?」Douglas Irwin認為,「這次的關稅戰,升級幅度比以往都還要劇烈。」

這種不確定性削弱了消費者信心,並且推升通膨預期,根據波士頓聯邦準備銀行的研究人員估算,川普的關稅計畫可能會讓核心通膨率上升0.5到0.8個百分點,具體影響則取決於美國進口商的應對方式。

除了總體經濟面臨不確定性,過去這段時間的金融市場同樣動盪不安,許多投資人原本以為川普煽動性的言論只是談判手段,事到如今也開始擔心,這場貿易戰可能沒有退場的機會,股市跌跌不休。

川普先前強調,對於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加徵關稅,是為了阻止芬太尼毒品流入美國,以及減少非法移民。然而,白宮官員有時候又說,關稅的目的是為了振興美國製造業和增加政府收入,經濟學家認為,這兩個目標本身就存在矛盾。

對於美國來說 關稅是福還是禍?

川普將自己的關稅政策比擬為19世紀國際供應鏈和外國投資膨脹之前的典範,日前他在首次國會演說中重申,關稅不僅能保護美國就業,還能「守護國家靈魂」,儘管會有些干擾,「但我們可以接受,影響不會太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