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近期國軍基層討論沸騰的國軍待遇改革乙案,這無疑是當前絕大多數官兵最迫切需要的改革,也是一劑實質的強心針。國軍長年喊著改革,然而問題卻層出不窮,如性別平權、勞逸均衡,甚至最基本的擇優汰劣制度仍未落實,導致許多軍士官兵對職場環境充滿憤怒與無奈甚至甚至選擇離開。
然而,如今終於有機會再次聽到推動國軍待遇改革法案,這對長期戮力於職場中的國軍官兵忽略家庭與個人生活的官兵而言,無疑是一種實質補償與肯定,雖然談論薪資可能顯得勢利,但現實是若沒有合理待遇,根本無人願意投身軍旅,更遑論長期服役。
此外,關於國軍推動「再入營」政策,目前仍面臨諸多挑戰,許多退除役軍士官兵過去服役已有一定年資,卻因各種因素不得不提前退役,如今國防部雖開放再入營卻僅僅是提高入營年齡上限,缺乏實質誘因,難以吸引過去具備豐富經驗的退除役人員重返軍旅。
建議可研擬以下改善方案讓具有才能及志願之士報效國家:
1.調整終身俸年限:可考慮縮短領取終身俸的服役年限(依比例降低月俸),例如設立10年、15年、20年以上的多元方案,讓年輕有志之士不再因為「非得服役滿20年」的制度門檻而卻步。
2.增加再入營的軍種選擇:針對有意願再入營的人員,應提供更多軍種管道,並適度解除不必要的資格限制,以提升入營意願。
3.累計退除役年資或提供年資購回方案:目前再入營的最高年齡上限為40歲以內,但若年資無法累計,對已經在社會職場工作人員仍缺乏誘因選擇回歸軍旅,因此應考慮讓退除役人員累計先前服役年資或提供年資購回方案,而非單純透過提高入營年齡來增加人數,畢竟若一名四十歲的官兵選擇再入營,是否真的願意服役至60歲才退伍? 這顯然不符合實際狀況。
4.改善軍人工作環境與工時:合理工時與休假制度,減少過長待命與不合理勤務,提升軍人身心健康與家庭關係並完善基層生活設施及改善營區內宿舍、餐飲、運動設施,讓軍人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5.強化國軍榮譽感與社會尊重:提升軍人社會地位:加強國軍形象宣傳,讓社會更加理解、尊重軍人的付出軍並提升軍人的社會認同感與歸屬感。
6.制度化的國防預算與改革規劃穩定成長:確保國防預算能穩定支撐軍人工資、裝備現代化及訓練升級並建立長期改革機制確保軍人待遇改革不受政黨輪替影響,能有穩定的長期規劃與執行。
「或許在民眾看來,這樣的行為似乎是盲目喊價調整,但若能深入了解身處一線的軍士官兵,便能體會他們的心情與其一昧批評,不如將這股聲音轉化為鼓勵,讓軍民團結一心而非撕裂對立。若真心羨慕或忌妒,那就加入國軍不是更好嗎?至於那些總是高喊『照顧國軍』的政府與官員,若實質改革遲遲未見,或進展緩慢龜行,那就以最直接的方式——加薪,來支持國軍吧!」
國軍官兵處在國家的第一線,唯有進一步完善國軍待遇與再入營政策才能真正吸引與留住優秀人才,讓國軍戰力更加穩固。
*作者為軍職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