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廠日產(Nissan)改造計畫,從高調三品牌聯盟到快速瓦解,重新讓原先隱藏在幕後的富士康(Foxconn)又重新浮上檯面,成為外媒最關注的焦點。《日本經濟新聞》21日最新報導中,引述熟悉內情的消息來源指出,富士康不只要與日產合作結盟,還提議籌組一個結合4個品牌的企業聯盟。
《日經》報導中提到,台灣電子製造大廠富士康傳出,已向同為日系車廠的本田汽車(Honda Motor)提議,要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下一步則期望打造一個涵蓋日產(Nissan Motor)及三菱汽車(Mitsubishi Motors)在內的四方合作框架。假如該提案過關,等於是將最早曝光的日產、本田與三菱聯盟復活,再加上富士康的資金與技術挹注。
【日経特報】鴻海、ホンダに協業を提案 日産・三菱自含む4社で陣営https://t.co/yedrOkpFb6
— 日本経済新聞 電子版(日経電子版) (@nikkei) February 21, 2025
一直都有意願與日產建立合作關係的富士康,很早就透過集團首席戰略官關潤(Jun Seki)牽線,選擇另一條管道,嘗試透過第三方、日產主要股東法國車廠雷諾(Renault)手中收購公司股份,藉此逐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透過代工生產蘋果(Apple)iPhone手機,發展為年銷售額超過6兆新台幣跨國大企業。鴻海2019年正式宣布,進軍電動車領域,並立下佔據全球電動車市場5%份額的目標,但雖然身為後起之秀、但鴻海似乎在電動車領域未能享有後進者優勢(second mover advantage),面對愈來愈多美國新創電動車相繼破產或倒閉,外加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小米(Xiaomi)同樣跨足電動車,種種逆風或挑戰都讓鴻海倍感壓力。 (相關報導: 日產終止與本田談判合併:全球目光聚焦鴻海,市場想知道它的下一步會怎麼走? | 更多文章 )

當外媒重新將焦點聚集到富士康身上時,董事長劉揚偉上星期向媒體表示,公司的目標「不是收購,而是加強合作」。在《日本經濟新聞》看來,透過與本田合作,富士康希望打造更寬廣的合作框架,藉此與美國特斯拉(Tesla)以及中國各大電動車製造商競爭市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