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了》選摘(下):複雜的太多,簡單的太少

2015-06-16 05:30

? 人氣

商品的價格,完全建立在供需上。這也就是為什麼,商品會被炒作,並被歸類為投機類型。相反的,股票與債券的價格,是由它們的內含報酬率來支撐的(股票的內含報酬率,來自股利殖利率與盈餘成長率,而債券的內含報酬率則是來自票息),所以會被視為投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雖然我也認為,全世界的龐大需求所帶動的商品價格大漲現象,應該會延燒下去,但我可能是錯的;而且我也不相信,炒作期貨價格趨勢上揚的人,最後一定能賺到錢。

管理支付型基金

雖然,多年來的人口統計分析已經早就告訴我們,數以百萬計的投資人已經從「累積」財富,邁入「提領」財富的人生階段,但顯然基金業直到最近才發現這一點。

因此,我們創造了很多新基金,讓你可以在任何時間點上,剛好把所有的錢給用完(這麼做,有什麼困難呢)。我們也創造了能分你三%、五%或七%的資產、而且絕對不會侵蝕到你的本金的基金。

天曉得這麼好康的事,到底會不會發生,但基金業者倒是顯然忽略了(大家都知道為什麼),我們還有一種更好的選擇:增加基金的投資收入(investment income),來造福已經退休的投資人──一群被基金業遺忘的人。而如果你想在相同的風險下賺到更多錢,只有一個法子可行,就是大幅削減基金的各項費用。但是,這類對客戶有好處的創新,是不大可能出現的。

金磚四國基金與海外基金

這些年來,隨著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等金磚四國的投資報酬率暴增,基金業者也迅速推出投資這些地區的基金。我在這一行打滾了一輩子,我的經驗告訴我,因為這些國家過去的投資績效相當優異,就趕這個時髦,對投資人是不利的。不過,印度和中國股市後來暴跌(二○○八年上半年,就跌掉了三○%到五○%),我想投資人對這些國家的興趣應該會退燒些吧。

歷史告訴我們,當美國股市的報酬率領先別的股市,股票型基金流往海外市場的資金就會減少。當別的地方的股市漲幅超過美國,股票型基金流往海外市場的資金就會增加。從一九九○年到二○○○年,美國股市的漲幅大幅領先外國股市,所以毫不意外的,直接流向美國以外之基金的資金只有二○%。可是,從那時起,外國股市就比美國股市有賺頭,因此,情況就扭轉過來了,這也不令人意外吧。二○○七年,流入外國基金的資金有二千二百億美元,流入美國股票型基金的資金只有一百一十億美元左右,真是令人擔心。

不過,最熱的那幾個外國股市,其實風險也很高,所以千萬要當心。還要注意一點,從一九九○年以來,美國以外的股市的報酬(包括近年來的榮景在內),比美國股市的報酬來得差:美國以外的股市的年報酬率是六%,美國股市的年報酬率則是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