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漫漫長路的全球財富稅

2024-05-22 06:20

? 人氣

葉倫反對財富稅、談都不必談,讓財富稅議題胎死腹中。(資料照片,美聯社)

葉倫反對財富稅、談都不必談,讓財富稅議題胎死腹中。(資料照片,美聯社)

過去數月曾引發注意的「全球財富稅」,這回看來終是要胎死腹中,因為美國反對,要實踐這個有助拉近貧富差距的政策,仍是漫漫長路、而且很可能永遠無法到達終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巴西提全球財富稅,德法西支持美反對

今年G20的輪值主席是由巴西擔任,3月初G20會議中,巴西就先提出一項「全球財富稅」(或稱全球個人最低稅負制、或俗稱富人稅)的倡議,而且得到一些歐陸國家的支持,包括法國、德國、西班牙都對此表示支持,法國甚至表達將要在OECD、G20兩大組織中討論推動此倡議。

不過,本周美國財長葉倫已明確拒絕此想法。她說:美國不會支持就徵收全球財富稅的提議舉行磋商,「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沒有美國的支持,全球財富稅這戲碼當然就唱不下去了。

所謂的「全球財富稅」指的是針對全球「高淨值資產」人士─即一般所謂的億萬富豪的財富課稅:注意,是針對財富而不是所得課稅。一般我們所謂的(企業或個人)所得稅,是針對其某一時間(大部份是1年)內賺取的所得課稅,至於其累積多年、不斷增值的財富,除了如房屋、土地有以不同名目課以近似財富稅的「持有稅」外,大部份財富都不會被課稅。

只有所得稅、沒有財富稅,富豪稅率比祕書低

例如,時常「輪值」全球首富的貝佐斯持有市值約1660億美元的亞馬遜股票,馬斯克也持有市值超過千億美元的特斯拉股票,他們都不必為持有如此鉅額的財富(股票)而被課稅,只有當公司獲利、股票分紅讓他們有所得入帳時,才需要課稅;即使如此,時常有各種優惠減稅方式東折西扣,讓其繳稅更少、讓富豪的稅率比他的祕書還低(巴菲特語)。

而全球財富稅就是要對這些富豪的財富、而非所得課稅;至於稅率與分級,初步構想是:財富超過500萬美元每年至少徵收2%,超過1億美元每年至少徵收6%,超過10億美元每年至少10%;收到的稅額有一半轉移到低收入國家,資助這些國家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至於為什麼要全球一起實施這個全球財富稅,原因也很簡單:佈下天羅地網,讓富豪的財富無所移轉避稅,其情況就如今年上路的全球最低企業稅制,過去一些國家、避稅港以低稅率吸引企業前往避稅,導致稅收流失、稅率逐底競爭,在訂出15%的全球最低企業稅、且得到140個國家同意實施後,「將減少企業用避稅港誘因,國家也較無作為避稅地的動力」。

法國巨富稅讓富家出逃,實施3年即終止

事實上,全球財富稅制是比全球企業稅更難成功推動的制度。企業稅是原本各國都有在實施、徵收的稅項,但財富稅卻幾乎無一國在實施,即使曾實施的國家,也留下失敗案例。

法國左派總統歐蘭德上任後2012年起推行巨富稅,這還不是財富稅,只是把所得稅的最高稅率大幅調高到75%,結果就造成法國富人大規模出走,最著名的就是那位「大鼻子情聖」的出走,3年後的2015年就宣布取消。回頭撥撥算盤,數千名富豪出走損失的消費、稅收,較諸增加的巨富稅還多,顯然不划算,只能趕快喊停。

而針對財富課稅的財富稅則是較巨富稅更強烈的手段,想想如果依照其「超過10億美元每年至少10%」的想想,財富超過2000億美元的貝佐斯,等於每年(注意,不是一次性,是每年)都要繳約200億美元的財富稅,不必懷疑,貝佐斯必然有「稅過重,乘桴浮於海」之志,任何一個國家單獨實施財富稅,必然是富人集體出逃,帶走資金、消費、投資。

葉倫「不支持舉行磋商」,談都沒得談

此所以要推財富稅,要嘛就能搞成「全球財富稅」,在地球上已沒有可避開財富稅國家的情況下,富豪只能認命繳稅、也不必遷移出走。而這也是為什麼美國不支持,全球財富稅制就毫無推動可能;而且,要注意葉倫的用詞,不僅是不支持,更且是「不支持舉行磋商」,換句話說,談都沒得談。

因此,雖然消息指G20正在由專家小組研擬全球財富稅的具體課稅計畫,預計6月提交討論、7月針對國際租稅議題發布宣言,看似有進展、有進度,但美國反對就不必多想了,那些支持的歐洲國家,也不可能有施壓美國的能力。別忘了,全球最低企業稅制能成功,是因為這是由美國提出、美國支持的議題。

針對富豪課財富稅,一直是期待世界貧富差距縮小者的理想;以《21世紀資本論》一書聞名、著力全球貧富(及所得)差距擴大問題的法國經濟學家皮凱堤的分析就指出,「資本報酬率明顯高於經濟成長率」,白話文講就是「錢賺錢」(資本家、富人)遠比「勞力賺錢」(勞工、中產階級)快得多,因此財富差距註定越拉越大。他給出的解方就是:針對財富課稅。

要課財富稅面臨多重困難與問題,無人敢推

但此解方提出N年,無人採納,原因很多,一個是此制必然面臨富人的強力反彈,在政治上壓力大;在經濟上則是必然造成富人出逃潮;納稅技術上也有問題待克服:部份財產價值難估算(如名畫)、財富價值會不斷變化(如股票),學理上也有「重覆課稅」之嫌(同樣一筆財富年年都要課稅)。

不過,在全球範圍內實施財富稅,確實可克服部份困難;但碰上老美完全無意討論此議題,那就是死路一條,成功推動的可能幾無。期待貧富差距縮小者,就再等等,等著老美回心轉意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