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光涉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解析美中貿易戰:拜登川普的關稅壁壘有何不同?「100%關稅」真能扶持美國電動車嗎?

2024-05-15 19:22

? 人氣

不過《華爾街日報》也在社論中強調,拜登的關稅肯定會擾亂企業供應鏈,提高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的成本,這其實也是當初經濟學家與商界對川普貿易戰的批評。《華爾街日報》指出,拜登政府不太可能改變中國的政策,還會招來北京對美國商品的報復。畢竟去年北京去年對石墨(電動車電池的關鍵原料)實施出口管制,就是是為了報復《通膨削減法案》排除中國的稅收抵免條款。如果拜登與川普對中國的關稅競相加碼,「這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會有好結果,美國公司的競爭力也會下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紐約時報:拜登想振興新興高科技產業

《紐約時報》指出,拜登的貿易戰在許多方面都與川普不同。像是川普想讓原本外包給中國的大量工作回流美國,拜登則是尋求增加新興高科技產業的就業機會,其中包括電動汽車等清潔能源領域,而川普對培養這些行業興趣不大。與川普相比,拜登也動用了更多的政策槓桿、針對與中國的貿易施加了更多限制,比方說限制對北京出售美國技術、對試圖與中國產品有競爭關係的美國製造商提供聯邦補貼、更與國際盟友聯合抵制中國產品。

拜登上台之初確實考慮過取消大部分對中關稅,緩解物價快速上漲帶來的痛苦,但他與幕僚討論的最後結果卻是「不取消」。如今拜登政府不但保有川普時代的關稅項目,包括潔淨能源、電動車、起重機還持續加碼,半導體和晶片製造材料對中國的出口也被嚴加管制,中國的連網汽車是否構成國安風險,美國商務部現在也正在加緊評估。不過《紐時》也直言,拜登在搖擺州的選票壓力很大,這些對中強硬的作法都是在設法克服選民對經濟的焦慮。

《紐時》分析,拜登不只是跟進川普的關稅政策,他更將對中貿易的新限制與戰略投資結合起來,利用希望能在少數目標行業刺激生產。其中又以電動車最能體現拜登與川普在貿易政策上的分歧,因為川普宣稱加速採用電動車將導致美國就業機會的「毀滅」;拜登則積極扶持電動車產業,除了簽署多項推動美國電動車生產和消費的法律,為建設充電站等基礎建設提供資金,更企圖以電動車相關的潔淨能源產業應對氣候變化,在未來幾十年取得主導全球先進製造業的地位。拜登積極對抗中國電動車的「入侵」,正是因為他想利用關稅政策來保護美國的工業投資。

金融時報:「100%關稅」幫不了美國電動車

雖然自由派的《紐時》與立場較為保守的《華爾街日報》,都對拜登擘劃美國製造業未來抱持肯定態度,但是在大西洋對面的《金融時報》看來,拜登與川普的關稅政策只是半斤八兩,因為都會導致美中貿易的緊張局勢升級。《金融時報》也認為,拜登政府想藉關稅壁壘保護美國的關鍵產業,但也直言:拜登就是想討好「搖擺州」(尤其是賓州西部與密西根州等過去的工業心臟地帶)的藍領選民。除了關稅之外,拜登也反對日本製鐵收購匹茲堡的美國鋼鐵、支援美國汽車工人罷工。

喜歡這篇文章嗎?

國際中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