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王生明陳壽人與兒子訣別,談國共最後一戰

2024-05-11 06:10

? 人氣

當王生明將軍在拉手榴彈插銷那一霎那,已成為于謙的《粉身碎骨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陳壽人將軍在四川邛崍山與解放軍激戰至彈盡援絕,舉槍自盡前一刻,也不會想到自己將成為陳陶筆下的《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兩人都是拋妻棄子,打一場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戰爭,都死在千里之外的敵區,且都是屍首全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50-60年代,台海熱戰轉冷戰期間,為了捍衛台海領空,新店碧潭橋上的空軍公墓裡,躺了多少只有「衣冠塚」不到30歲的年輕飛官;為了蔣總統「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軍人魂,五指山的軍人公墓、金門太武山麓的公墓裡,埋葬多少「保衛大台灣」的英雄。古寧頭、登步島、823砲戰,就是有因為有這些台灣版的Hacksaw Ridgeu.《鋼鐵英雄》,讓毛澤東「血洗台灣」的迷夢徹底破碎。也誠如《硫磺島的英雄們》男主角接受採訪時所說:真正的英雄都已經死在沙灘上。

台灣並不缺英雄,只是英雄全被《228》的政治需要滅音了,都被獨派扭曲抹黑了。

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裡,軍人的待遇是微薄的,但士氣是高昂的,是會被人民所尊敬的,是會讓三軍統帥為他們落淚祭悼的。所以他們願意「去留肝膽兩崑崙」的含笑犧牲,像飛蛾撲火,無怨無悔的拉開手榴彈與敵人炸得粉身碎骨。台灣並不缺英雄,只是英雄全被《228》的政治需要滅音了,都被獨派扭曲抹黑了。

轉眼間,陸軍官校百年校慶即將來臨,猶記得蔡總統在陸官92周年校慶時,曾神聖莊嚴承諾:「我是三軍統帥,從今以後國軍的榮耀就是我的榮耀,要把軍人的榮譽和尊嚴一次贏回來,我絕對不會讓陸官人孤軍奮戰…」。的確,軍人的尊嚴是源自三軍統帥內心的尊重,而士氣是被民眾激勵出來的。

今天「獨派大老們」急著要獨立,但總要有人像王生明、陳壽人將軍一樣的英雄,願拋家棄子、敢鬆開手榴彈與敵人一起見上帝,如此「台灣共和國」的美夢才有成真的一天。否則光高喊「台灣精神」或「鳳山精神」的空洞名詞,又有何意義?陳水扁總統自稱為「台灣之子」,又有何榮耀可言?

感思:

1.最令人莞爾的是許多獨派大老們,自己兒女各個搶著讀台大唸醫科、拿綠卡去美國。而「太陽花」反服貿的年輕人,或是裝精神病逃兵役或是「巧服」替代役,

2.這種「嘴砲愛台」最是「本輕利厚」。但如此台灣獨立之美夢,恐將「此恨綿綿無絕期」,套句阿扁總統的名言-「台灣獨立,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因為大家都珍惜自己的生命,都害怕流自己的血。

結論:

1.看看東帝汶的獨立運動(死了四分之一人口),全國橫屍遍野屍血流成河。我不知道追求台灣獨立的大老們「鳳山精神」何在?

2.但捍衛中華民國、保衛台灣安全的「黃埔精神」「錨鍊精神」「筧橋精神」「復興崗精神」,亙古不變。像王生明、陳壽人、胡嘉恆、陳懷生將軍一樣,在圓山忠烈祠森森陳列的銅牌上。

*作者為陸官名將研究老師、黃埔基金會顧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