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台灣人在意中國不斷片面改變現狀 學者解析馬習二會傳遞這些訊息

2024-04-11 00:09

? 人氣

蕭嫣然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馬英九的訪問延續(中國)此一努力,強調北京當局的立場是,唯有台灣方接受海峽兩岸屬於『一個中國』的想法,才可能有兩岸對話。」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研究員宋文笛(Wen-Ti Sung)提到,馬英九已卸任多年,對台灣政壇影響力有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宋文笛推測,中國對馬英九念念不忘,反而會顯示其「現今沒能力找到或培養其他有相同地位,且願意對中國採取鴿派立場的台灣政治人物」。由於馬英九這次訪問是祭祖的清明節日,又在賴清德上任數周前,宋文笛說,會面的時間點讓中國可強調台灣和中國共享文化根源,並向下任台灣政府施壓。

2024年4月1日,反對馬英九訪問中國的抗議者在桃園機場表演「馬英九向習近平下跪」的行動劇。(美聯社)
2024年4月1日,反對馬英九訪問中國的抗議者在桃園機場表演「馬英九向習近平下跪」的行動劇。(美聯社)

傳遞和平統一仍是優先選項訊號

「北京當局利用這次馬習二會來強調其酬報的可信度和持久性,即北京當局對現在或退休的朋友都很好。這向全球政治領袖傳遞訊號,與其交好是值得的長期投資」,宋文笛向CNN表示,至少目前中國也藉此向台灣和其他方傳遞訊號,透過贏得民心達成和平統一仍是中國優先選項。

《紐約時報》10日引述我國政治大學教授寇健文說法指出,中國試圖藉由馬英九到訪,削弱中國民眾對賴清德的關注度,特別是狂熱民族主義分子,「恢復官方對話的機會不高...... 邀請馬英九訪問中國也是意圖表明,照中共的說法,賴清德只代表台灣少數民意」。

蕭嫣然說,對中國而言,馬英九的到訪也是向中國民眾保證沒失去台灣民新、兩岸維持文化和歷史連結,以及民進黨不代表台灣主流觀點的有用方式。她直言,馬習二會的主要價值在於其象徵意義,即基礎政治分歧仍在的情況下,試圖塑造雙方偏好的兩岸論述。

宋文笛則稱:「他(馬英九)可能希望以唯一能與北京當局破冰的台灣領袖身分被記住。」我國淡江大學助理教授陳奕帆(James Chen)認為,中國國民黨渴望展現其更有能力經營與美國、中國的關係,但馬習二會可能是弊大於利,除了民進黨質疑馬英九對國家忠誠度,並把國民黨貼上親中標籤,而在美國國會跨黨派反中情緒下,其或許不會肯定馬英九訪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