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芯凝觀點:教宗籲烏舉白旗惹議,誰懂「止戈」才是「武」的最高境界?

2024-03-31 05:50

? 人氣

台北故宮展出「祀與戎-古代兵器攻略」,古時候祭祀和戰爭是國家大事, 兵器不全然用於戰爭,它也作為禮器,兵器的質量是政治權力的展現。(圖/ 陳芯凝攝)

台北故宮展出「祀與戎-古代兵器攻略」,古時候祭祀和戰爭是國家大事, 兵器不全然用於戰爭,它也作為禮器,兵器的質量是政治權力的展現。(圖/ 陳芯凝攝)

教宗方濟各日前一席呼籲烏克蘭舉白旗、透過談判來結束戰爭的談話,引發爭議,真不知道這場戰爭要打到何時?! 對現代武器我涉獵不多,富歷史厚度的古代兵器才能引起我的研究慾,在台北故宮探索中國古代兵器的過程中,讓我特別有感的是戰爭頻仍的春秋時代、五霸之一的楚莊王提出極富哲理的觀點:「止戈為武」,「戈」是古代的兵器,代表戰爭,「武」由「止、戈」兩字組成,「止戈為武」意味停止戰爭才是真正的為武之道、才是武的最高境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楚莊王沉濳三年 一鳴驚人飛衝天

商代甲骨文中「止」是指腳趾頭的形象,表示行走,「戈」是武器,所以「武」本意是持戈前進,也就是出兵的意思。「止」後來才被用作為停止、制止的止,楚莊王不但將「武」詮釋為「止戈為武」,並提出「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也被後來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所引用:「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為武」。

青銅兵器中「戈」(右)、「矛」(左)是戰士們的基本配備,「戈」的形 狀頗似現代的手槍。(圖/陳芯凝攝)
青銅兵器中「戈」(右)、「矛」(左)是戰士們的基本配備,「戈」的形 狀頗似現代的手槍。(圖/陳芯凝攝)

但楚莊王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睿智的。「史記・楚世家」曾記載年輕的楚莊王即位後縱情聲色、三年不理朝政,還不許臣子們給他建議,臣子們憂心不已。最敢說實話的伍舉忍不住就跟楚莊王說:「大王,聽說南山有一隻怪鳥,體型巨大、像是傳說中的大鵬鳥,但奇怪的是它三年來,不飛也不鳴!」 

楚莊王心裡明白伍舉說的是自己,便回答:「這可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衝天!」其實楚莊王是理解大臣們的憂慮的,他的沉潛主因當時內憂外患,他需要時間觀察並找尋治國賢才,此後楚莊王勵精圖治、拔擢人才,逐漸展現他的治國才能,整軍經武,朝「問鼎中原」的目標邁進!

齊桓公尊王攘夷 春秋五霸續登場

春秋時代(770-476 BC)自周平王東遷後的東周時期拉開序幕,由於當時周王室影響力減弱,各諸侯國吵吵嚷嚷、大小戰事不斷。周天子像是風燭殘年的大家長,非常需要一個「長子」來管理秩序,這就是齊桓公登上歷史舞台的背景。他任用管仲、採取「尊王攘夷」的政策,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代霸主。「春秋五霸」除齊桓公,還包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何以只有楚國稱「王」? 

地處偏僻南方的楚國,「問鼎中原」一直是楚國歷代君主的目標。他們知道自己的祖先來自中原,是火神祝融的後代,因不屬於商朝王室的家族才被驅趕、被迫南遷,幾經遷移,最後在江漢平原一帶落腳,和當地族群融合,發展出不同於中原國家、更靈活更有生命力的文化,但卻一直被遵循「周禮」的中原國家視為「蠻夷」。

圖左是同為戰士基本配備的「戟」,右為銅盔。(圖/陳芯凝攝)
圖左是同為戰士基本配備的「戟」,右為銅盔。(圖/陳芯凝攝)

即使楚人的大家長鬻熊助周文王推翻商朝有功,在分封時卻沒他的份兒,直到周成王想起楚人先祖對周王室的貢獻,也只封了鬻熊的曾孫熊繹「子爵」這諸侯國中低等的封號以及區區50里土地。

雖然只有少少的土地,但楚人終於得到周天子認可還是很歡喜的,即使國家窮也會想盡辦法「進貢」。沒想到熊繹進貢時再遭周成王冷淡以對,不讓他進殿,反而要他去當「火師」這種典禮時的服務人員,至此楚人深刻體會到對周天子恭順是沒有用的,國家必須強大起來,和周天子平起平坐,所以楚國君主自封為「王」,在熊繹帶領下楚人篳路襤褸、楚國漸成氣候。

統治天下在德不在鼎 楚莊王頓悟終成霸主

商周時期最重要的資源非銅礦莫屬,左傳上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銅被用來鑄造禮器和兵器。楚國深知掌握銅礦的重要,因而出兵滅了盛產銅礦的「隨國」(註),掌握了豐富的銅礦資源,製造精良的兵器、訓練戰士,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獲得中原國家的尊重,成為一代霸主。

.形狀像石斧中間有孔洞、卻沒有開刃的痕跡,通常被當成禮器使用稱為「鉞 」。圖為西周早中期的銅鉞,屬於儀仗用具。(圖/陳芯凝攝)
.形狀像石斧中間有孔洞、卻沒有開刃的痕跡,通常被當成禮器使用稱為「鉞 」。圖為西周早中期的銅鉞,屬於儀仗用具。(圖/陳芯凝攝)

一鳴驚人的楚莊王熊侶用實際行動展現他的雄心。西元前606年他首次介入中原事務,率軍清剿了「陸渾地區」(河南洛陽以南)的少數民族山戎和劫匪,得意之餘、年輕氣盛的他竟率軍到周王朝都城雒邑(今洛陽)南面的「洛水之濱」玩起閱兵來了,一方面也是向周天子示威!周定王嚇到了,派出老臣王孫滿去看看怎麼回事。

楚莊王略帶挑釁的問王孫滿「象徵周王朝合法性的九個鼎有多重?」,意思是周王室還有多少實力維持共主的地位呢? 王孫滿回答「九鼎體積太大無法秤量」,意思是王權天下獨一無二、不是人臣可以置喙的。志得意滿的楚莊王再說:「把我們兵戟上的銅勾取下來就可以鑄成九鼎了」,此時王孫滿的回答成為歷史上著名的金句,他說:統治天下「在德不在鼎」!此話猶如醍醐灌頂,楚莊王頓悟何以長久以來楚國被中原國家視為「蠻夷」,此後他重用孫叔敖,在楚國推行中原文化、重視禮儀,再加上楚人血液裡流著尚武、創新的因子,楚國強大起來,楚莊王也終成一代霸主。

青銅兵器反映商周時期中原地區和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左為短刀,右為春秋 時期的銅劍和劍鞘。(圖/陳芯凝攝)
青銅兵器反映商周時期中原地區和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左為短刀,右為春秋 時期的銅劍和劍鞘。(圖/陳芯凝攝)

兵器質量展現實力 戈矛㦸為戰士標配

古時的兵器不全然是為了實戰,也有禮儀的功能。像斧頭形狀有開刃的器具卻沒有使用過的痕跡,是因逐漸演變成禮儀用具了,稱為「鉞」,鉞有時也作為「刑具」使用。商周青銅時代因為銅的延展性遠比石頭好,短時間內可大量生產,所以兵器種類很多,戈、矛、戟此類長兵器是戰士們的基本配備,刀、匕首、劍等屬於近身防身格鬥的短兵器,兵器的數量和品質成為政治權力的展現。

春秋中期以後,受到北方遊牧民族騎射的影響,中原各國也得應變,由弓演化而來的「弩」,殺傷力更強,是步兵對抗騎兵的利器。有別於不超過30公分的小刀、匕首,此時40公分以上的青銅劍愈來愈普及;銅劍是貴族隨身佩帶的防身武器,它可斬可刺、是格鬥時常用的兵器,吳、越地區製作的銅劍質量最好,很多名劍例如「越王勾踐劍」,都出自吳、越工匠之手。後來青銅兵器雖逐漸被鐵器取代,但貴族和官員佩劍來彰顯身分的風氣,一直延續到秦漢時代。

圖左方的「弩」機,是在「弓」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兵器,殺傷力強,堪比 現在半自動步槍,是步兵對抗騎兵的利器。(圖/陳芯凝攝)
圖左方的「弩」機,是在「弓」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兵器,殺傷力強,堪比 現在半自動步槍,是步兵對抗騎兵的利器。(圖/陳芯凝攝)

戰略資源影響勝敗 止戈為武可得民心 

春秋之後的戰國時代(476-221 BC)雖稱「七雄」、但最終是秦楚相爭!秦國的先人是幫周王室養馬的,擁有中國境內最重要的牧場,擁有馬也就擁有當時戰爭中重要的戰略資源,楚國則是掌握製造兵器的銅礦資源。在鐵器逐漸取代青銅兵器時,銅礦可被交易的價值逐漸滑落,再加上秦國也是鐵製品輸入中原的管道之一,如此一來秦國掌握的戰略資源、相對於楚國,優勢就增加了!

  地處西邊的秦國,可能是受了北方戎狄民族的影響,性格更具狼性,再加上秦孝公重用商鞅,推行重實際、講究利害關係的法家思想,在戰場上的表現就更加殘酷。據史家研究,秦國大將白起痛擊韓魏聯軍時,被秦軍斬首的將士達24萬,而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中,總計殺了超過150萬敵軍。

  春秋時代戰事重禮儀,戰爭目的是為遵守國際秩序而非滅掉對方,比較像歐洲中世紀的紳士決鬥;但戰國時期完全不同,在爾虞我詐、只講利益的環境中,曾經強大的楚國還是敗給了秦國,但眾所周知暴虐的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江山也僅短暫持續了15年。畢竟,楚莊王提出「止戈為武」、武德所包含的「安民、和眾、豐財」,才是平民百姓的終極盼望。

註:隨國境內有在今湖北大冶的銅綠山,此處是目前已發現的古銅礦遺址中,連續生產時間最長、開採規模最大、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礦坑。

*作者為文物藝術策展、經紀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