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經濟榮景在前,為何斯人皆憔悴?

2024-03-07 06:50

? 人氣

隨後,台灣證券交易所成立,不但豎立了資本主義的頭號象徵,也確立了金融資本主義(financial capitalism)的正當性,民眾可以和受到嚴格管制的金融機構一樣,藉由公開買賣金融資產來創造並分配財富。當時因上市公司家數有限,被譏稱為「淺碟子市場」,風吹草動就足以使之大漲大跌,但規模太小導致其財富重分配影響有限,直到台灣經濟起飛,股價指數首度破萬之後,國人才見識到金融資本主義的財富分配效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時隔30年,在全球共同面對新冠病毒的威脅時,台灣卻在美國政府灑銀子救經濟之下,GDP不但沒有下跌,反而在次年創下金融海嘯報復性反彈之後最高的經濟成長率。而金融資本主義也隨之再起,不到兩年的時間,加權指數就從新冠疫情爆發初期的低點上漲了118%,等同於在兩年內創造了近30兆的財富。隨後雖然因外銷訂單不繼而受挫,但不到一年就隨著美股的回升而風雲再起,終於在今年2月15日開紅盤當日以「大跳空」的強勢創下歷史新高。

然而,正如十幾年前發生在紐約的佔領華爾街運動(Occupy Wall Street)當中的口號──我們就是那99%的人(We are the 99%)──股市基本上只是「好野人」的競技場,並非市井小民安身立命之地。近期最明顯的範例是,持續多年執行負利率政策之後,日本終於迎來政客引頸盼望的通貨膨脹,日經指數在去年回到3萬點,然後在今年2月22日突破30幾年前的38,957點而創下新高。但日本的市井小民有驚喜欲狂嗎?沒有,媒體訪問得到的反應是無語的漠然,因為他們已經連續21個月承受實質薪資縮水的生活壓力了!

很眼熟吧?沒錯,去年台灣的加權指數上漲26.8%,台灣勞工的平均每月實質總薪資卻下跌1.04%,同樣顯示股市大漲未必能夠讓勞工獲益。表1用另一種方式點出,至少以其中的三檔熱門上市證券而言,所謂的「散戶」在人數上占了壓倒性的絕對多數,但以持有張數比例而言卻屬於少數,即使是專為小額投資人量身訂做的ETF,雙方的持有張數比例仍然不成比例。

表1(作者提供)
表1(作者提供)

表中最後一列則顯示,市井小民即使把積蓄拿來購買上市證券,基本上也只是賺點小錢,藉此成為「好野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以號稱「國民ETF」的國泰永續高股息而言,一位每月總薪資5萬的普通勞工,必須持有市值850萬的受益憑證,才可以趕上半導體上市公司「非主管職員工」的一般收入水準,而這還只是「多頭市場」下的樂觀估計!

商業資本主義持久不墜,但多數人只能無奈旁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