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 同性婚姻的爭議─對家庭及社會方面的影響

2024-02-25 05:30

? 人氣

「2019 凱道同婚宴:十年修得同婚宴,不忘初心爭平權」 活動。(資料照∕陳品佑攝)

「2019 凱道同婚宴:十年修得同婚宴,不忘初心爭平權」 活動。(資料照∕陳品佑攝)

前言:台灣是一個性別多元的國家,並於2019年5月24日開始施行同婚專法,是首個通過同性婚姻法律的亞洲國家。多元成家已經逐漸被人們所接受,然而仍然有很多人對同性婚姻產生誤解與歧視, 因此我們研究了同性婚姻的爭議,期望化解誤解,創造更友善的環境。常見的同性婚姻爭議有少子化(數據顯示多數人認為同性戀會導致少子化)、愛滋病的傳播、宗教衝突......等,而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我們對於少子化、家庭衝突與社會方面特別感興趣,因此這篇報導我們將聚焦在這三個部分,探討反同者的論點與其他客觀資料所呈現出的真相之間的差異,並加入我們自己的推斷。

同性婚姻導致少子化?

根據《台灣同性婚姻三方爭議》(卡維波,2018),同性戀的非生殖性和家庭的再生產功能矛盾,並且保守派(反對同性婚姻)認為傳統家庭的主流價值才是造就安定社會的根本基礎,(張宜君,2019年5月17日)但從南非、阿根廷及美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實際狀況來看,生育率並不會下降也不會造成社會動盪,因此我們更應該關注不友善的職場環境及不平等的家庭性別分工等問題,這些更有可能是降低異性戀家庭生育率的主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傳統家庭與個人主義化的衝突

(卡維波,2017年)在西歐和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導致了「個人主義化」,即個人在經濟上獨立自足,不依賴傳統婚姻家庭。然而,這種個人主義化不是全球普世的,第三世界國家(一般指一些在政治、經濟、社會現代化進程中比較落後的國家和地區)有著不同的發展趨勢和干預方式。因此,同性婚姻的個人主義論述不應被視為適用於全球各地。

支持同性婚姻的人通常強調平權,以個人主義和個人權利為基礎。保守派則強調婚姻的主要功能是穩定家庭,(卡維波,2018年)他們認為:家庭不應是理性獨立個體的偶然湊合──缺乏凝固力的「合則來、不合則去」是不穩定的重要原因。家庭應該是互賴互助關係下培育著彼此關愛照顧與其他美德之處。(卡維波,2017年)然而,在資本流動、國家發展、階級機會流動等因素的影響下,家庭穩定面臨著挑戰。男女平等、性解放和個人主義化導致了代溝現象,使家庭不穩定。在這種情況下,同性婚姻的支持者和反對者爭論的焦點在於重新定義婚姻,找到穩定家庭和個人主義化之間的平衡。

保守派的盲點

(卡維波,2018年)要求家庭穩定的原因並非一成不變。從過去的「至死方休」或「終身大事」到現在流行的自由離婚,顯示現代家庭的條件發生了變化,而家庭穩定的需求也隨之變化。過去婚姻可能有家族結盟的功能,所以穩定家庭是為了保持結盟的穩定;然而,現代社會家族結盟的功能減弱,雖然可能存在著其他要求家庭穩定的婚家功能,但是這顯示當前對於家庭穩定性的要求並不是理所當然的,總是事出有因的。簡言之,要求家庭穩定,並不是自然而然的前提。

問卷、訪談結果

一、少子化

反對同性婚姻的人常以「同性婚姻導致少子化」作為理由,但根據文獻資料,同性婚姻並不會造成少子化,真正會造成少子化的是晚婚的趨勢、結婚率的降低、生育年齡的延後、育兒成本的增加,及高房價對結婚率和家庭經濟的影響,與同性婚姻並無太大關聯。我們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13歲至20歲的族群中,有45.5%的人認為同性婚姻會導致少子化更為嚴重,在21至30歲族群中有25%,而在31歲至50歲族群中有58.6%。總括而言,約有45.9%的受訪者支持這種說法,54.1%的人則持反對意見,多數受訪者獲取關於同性婚姻的資訊主要來自新聞報導、網路文章以及社群媒體,因此我們推測會有「同性婚姻會導致少子化更為嚴重」這種想法的人有可能是因為受媒體、家人及朋友影響而接收到錯誤的訊息、本身對同性婚姻不了解,或者不清楚造成少子化的真正原因等。

圖示。備註:50歲以上族群資料過少,故不列入討論
圖示。備註:50歲以上族群資料過少,故不列入討論

二、代理孕母若開放能不能減少反同者對同性婚姻者的排斥?

代理孕母與一般人工生殖的最大不同處,在於透過第三方完成妊娠過程。技術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在代理孕母的子宮內完成受精懷孕,孩子和代理孕母有血緣關係;另一種則是先在體外進行人工授精,產生胚胎後再植入代孕者的子宮,孩子是否和代理孕母有血緣關係取決與卵子來源。

反同婚者以同婚者無法孕育下一代為由反對同性婚姻,因此我們好奇「代理孕母若開放能不能減少反同者對同性婚姻者的排斥?」,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的受訪者—陳育舜老師認為不會。因為反同者主張的是:同性婚姻者無法「自然生產」,對人口增加沒有益處。因此,以<人工生殖法>作為理由說服反同婚者並不容易。再者,目前代理孕母尚未合法,而代理孕母本身也存在許多問題,例如倫理道德、經濟成本等,且代理孕母目前不被多數社會大眾認可,反同者也不太可能接受。

20240221-民團舉行「放寬人工生殖技術適用對象,代理孕母不應急就章」記者會,左起台灣生育改革聯盟陳玫儀、彭婉如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綠紅、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杜瑛秋。(蔡親傑攝)
民團舉行「放寬人工生殖技術適用對象,代理孕母不應急就章」記者會,左起台灣生育改革聯盟陳玫儀、彭婉如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綠紅、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杜瑛秋。(蔡親傑攝)

三、同性婚姻不利於家庭穩定嗎?(包括同性婚姻者與其子女組成之核心家庭和同性婚姻者與其父母之家庭)

與家庭衝突及造成家人之間的不愉快是提及同性婚姻時,許多人會想到的問題。根據我們的問卷調查結果,有24.8%的人認為「同性婚姻不利於家庭穩定」,其最大原因是:原生家庭的反對,且從「若您的家庭成員中有同性婚姻者,您是否會支持他們?」這題的結果來看有12.4%的人不支持,其中31~50歲在填否的比例上是最多的,有41.8%,我們推測是因為相比起13~20歲和21歲~30歲的人這個年齡層的人想法偏保守,價值觀差異也比較大,因為依據我們查到的文獻(許慈芳,2020)「原生家庭的反對」原因可分成三大點,第一,同性戀和主流社會、一夫 一妻家庭所依循的異性戀邏輯不同,容易造性別價值觀的衝突,且對家庭結構造成衝擊;第二,父母親若對於同性婚姻不夠了解或受輿論、歧視言論影響,就會對同志議題不友善;第三,當同志子女與原生家庭的宗教信仰相異時,反對同性性取向的宗教教義可能會影響同志自身的認同,性取向不斷受到懷疑,這可能會影響同志個人與原生家庭之間的關係,這一點是我們根據第一點得出的結論。最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統整了網路資料後,提出兩個緩解方法:第一,幫助他們了解正確的同性戀及同性婚姻相關知識,建立多元性別價值觀。第二,同性婚姻者透過日常與另一半良好的交流慢慢讓其父母習慣,並讓他們了解到其實同性婚姻與異性婚姻並無太大不同。

圖示
圖示

四、保守派與個人主義化的衝突 :同性婚姻會導致社會不安定?

「同性婚姻會導致社會不安定」也是反同者反對同性婚姻的原因之一,他們認為同性婚姻家庭過於個人主義化、缺乏凝固立、合則結婚,不合則離婚,因此傳統家庭才是維持社會安定的根本基礎。雖說同性婚姻自從上路以來至今的時間並不算太長,但根據統計,同志家庭的離婚率(約一成六)比異性家庭的離婚率(約四成)還要低,由此可以看出,即便社會不安定,同性婚姻也不是主要原因。其次,一男一女的家庭也未必沒有個人主義化的現象,在現代,也有不少因為兩情相悅而結婚、想法不合而離婚的異性家庭,若是真的在婚姻生活中過得不愉快,也是有不少人會選擇離婚。我們的受訪者—陳育舜老師也認為,社會安定與否跟家庭型態並無關連,同時他也表示,主流思想會隨著時間而變動,重要的是讓社會大眾接受這些與多數人不同的族群,像對待身心障礙者一樣,去習慣它們的存在。

結論

總結以上資料,我們得出了以下幾項結論:首先,同性婚姻並非造成少子化的主要原因。結婚率降低、育兒成本增加等其他社會問題才是造成少子化的真正原因。第二,同性婚姻家庭與異性家庭一樣,都有可能會產生家庭衝突,不過產生衝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與家中長輩對於性向的認知不一所導致,若是因此產生家庭矛盾,就只能盡量好好的與長輩溝通了。最後,同性婚姻並不會造成社會不安定,我們可以試著去了解、習慣他們的存在,試著不把他們當成異類份子,並尊重他們。

同志跟其他人一樣都是人類、同樣身為這個社會的一份子,我們理應用更加平等的眼光來看待他們。在做了這份報導後,我們發現其實某些反同者的論點是不合理的,有些甚至帶有歧視的色彩。深入了解過後,理性的提出同性婚姻可能存在的問題並且加以改善,才有可能讓同性婚姻的制度更加完善,增加這個社會對多元成家的包容程度。在當今社會、媒體、教育環境...等的影響下,性別平權與尊重同性婚姻已成為社會中重要的一環,我們應該秉持著尊重包容的態度,創造多元的社會與福祉 。

*作者為高中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