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英二專訪》面對二戰傷痕,為何鄰國不能原諒日本?「日本是一個無法取信國民、也無法取信於外國的國家」

2015-10-05 16:05

? 人氣

您認為日本要改善與鄰國關係的關鍵在什麼地方?中國與韓國向來非常在意幾個問題,像是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慰安婦的道歉與賠償問題、對於二戰史實的承認與道歉等等。您認為這些問題是關鍵嗎?在東海油田等實際利益的糾葛之下,日本又要如何與鄰國建立起「足以建立軍隊」的友好關係?或者說,您若有機會當面建議安倍首相,您會給他什麼樣的建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於個別的實際問題,我實在沒有立場去做評論或者建議,但是我的原點仍是與鄰國建立良好的關係。不過光是靠現在日本與中國、韓國的外交官來處理相關事務的話,無論有什麼(外交)政策可能都沒有辦法好好去推行。所以要把友好的信賴關係建立起來之後,後面的施政才有辦法打開。

其實這些問題最關鍵還是源自於歷史的問題,所以從歷史問題入手來解決的話,後面才能去談外交、軍事的問題。現在的這個世界並不是「靠政府就能解決一切」的世界,比方說在八零年代時,日本政府、台灣政府跟韓國政府之間的關係其實都很好,以韓國為例,當時韓國是獨裁政權,所以只要高官跟日本關係良好,社會上的反對聲浪就會被壓制下去。但是現在已經不是這種狀況了。

所以這個問題就會回到:如果日本與韓國的民眾沒有辦法建立起良好關係的話,雙方政府是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的。這本書在韓國八月出版時,很多韓國讀者都認為今後日韓民間應該要有更多交流。我在《活著回來的男人》的中文版序言裡也提到,不要把我的父親當成是一個特例,推動兩國友好並非特定的人才有能力去做,而是每一個人想要做就可以辦到的事情。或許聽來有些陳腔濫調,但要改善關係,政府跟民間都必須要努力,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到目前為止,日本與國外的民間交流都是限制在經濟或者是文化上面,今後應該要敞開心房,連政治都一起納進來談。

:您剛剛提到這本書在韓國引起很大的迴響,韓國讀者也認為應該要增進日韓彼此之間的理解,這本書在日本有引起什麼樣的反應嗎?

:日本讀者的反應,是認識到我必須跟過去對話、跟歷史對話,對現在的日本來說,過去的日本人就像是「另一個世界的人」,跟自己沒有關係。現在日本人對過去的認知,可能就停留在右派的人去描述那些軍國的英雄,反對者則把這些「英雄」描述為「殘虐的日本軍人」。但是透過這本書,讀者可以看到人不是那麼單純的、或者那麼兩極的,而應該是更加了解自己的過去,試著跟自己的過去對話。對現在的日本人也好、現在的韓國人也好、現在的台灣人也好,過去的事情確實就像是另一個世界的事,不過在閱讀這些故事的同時,我們也會發現,我們好像也經歷過那一段時間,我們也痛苦過,一些人類共通的東西會跑出來,這可能是很重要的事情

(感謝黃耀進與林琪禎先生在口譯上的協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