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鈞凱觀點:央視熱播《重慶談判》的台海隱喻

2024-02-01 06:20

? 人氣

台灣不能再沉醉於「美國保台」的美好幻想之中,這顆粉紅泡泡大到非常脆弱,只要中美造就一次當代版的「重慶會談」,或者雙方出了一份當代版的《雙十協定》,台灣這才夢醒幻滅,恐怕為時已晚。就算美國日後撕毀了這份「協定」,就像當年國民黨展開全面內戰,美國對華「不惜一戰」,誰勝誰負都還難以驟下定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蘇起在新書《美中對抗下的台灣選擇》說,台灣未來不外乎「鬥」、「拖」、「和」三條路,「鬥」無疑死路一條,「拖」頂多四、五年也要攤牌(game over)。「鬥」與「拖」的結局其實一樣,差別只在於時間早晚而已,說到底跟當年「重慶談判」相似,還是兩種前途、兩種命運的抉擇。

在民選政治與民粹主義的烘托下,台灣整體氛圍還沒有意識到「生死關頭」或「轉折年代」即將到來,各方陣營只想要借助美國對台各種安全保障,消極被動的「以拖待變」。如此心態頗為神似「重慶談判」時的國民黨政府,誰也沒料到日後竟會在戰場上兵敗如山倒,更沒料到美國會在內戰關鍵時刻,最終選擇放棄了國民黨,直到韓戰爆發才改變局面。

《重慶談判》儘管是一部面向大陸觀眾的文獻電視片,但也巧妙帶出了歷史反思。美國以自身國家利益至上的機巧,中共借力使力的翻轉形勢,以及國民黨「恃美傲物」的「居危思安」,都能在今天看到對應的影子。縱然棋局已翻天覆地,但棋手與棋子的角色與關係卻未曾有變。站在歷史十字路口的台灣,《重慶談判》當然值得一看。

*作者為香港01的首席駐台記者。本文與《獨家報導》同步刊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鈞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