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台積電集三千寵愛於一身,您確定他說的沒問題?

2024-01-24 05:50

? 人氣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資料照,圖/MIT)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資料照,圖/MIT)

今年的1月19日,絕對是台灣股市最神奇的一天,只因為一家上市公司發布樂觀的財務預測,就扭轉了開年後的頹勢,讓加權指數大幅跳空翻紅,最後以上漲453.73點(相當於上漲2.63%)收市,不但一舉突破週均線、月均線、和季均線,還收復了多頭在開年以來的大部分失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女大十八變,醜小鴨變天鵝

這家上市公司當然就是穩居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寶座,在台灣被追捧成「護國神山」的台積電。很難想像,這家公司在1987年成立時資本額僅13億元,其中近半數來自行政院開發基金,民間認股並不踴躍,而且在股票上市後,飛利浦和台塑等原始股東幾乎全數出清,開發基金持股也降到個位數百分比。

即使到了已經和聯電並列為「晶圓雙雄」的時期,股票市場上對於台積電的評價仍然不高。早期是因為獲利不穩定,股價劇烈波動衍生出「高風險」的論斷,其後則是考量到同業間競爭激烈,包括台灣的聯電,韓國的三星,和美國的整合元件大廠Intel與lBM等,都曾經矢言挑戰台積電的龍頭地位。

時至今日,沒有人還會質疑台積電的競爭實力和經營績效。事實上,不談追逐短線差價的投機性操作,由於台積電的市值接近於上市台股總市值的3成,因此只要是針對台股、著眼於總報酬的大戶級長期投資,通常都會將之視為「基本持股」而納入其投資組合。

見瑜不見瑕的無條件信任

然而,這並不表示台積電高層的公開言論必定正確無誤。舉例而言,該公司宣示的經營理念當中,有一條是「營造具挑戰性、有樂趣的工作環境」,但網路言論和媒體報導中卻不乏「很操」和「社奴」這類的評價,甚至有自稱台積電員工的鄉民在Dcard發文指出,該公司根本就是採納違反人性的「軍事化管理」。

1月19日發布的財務預測就是台積電高層的公開言論,多數媒體把重點擺在今年預期的業績成長上——法人說明會結果驚豔,今年營收可望成長21到25%(以美元計)。然後呢?次日台積電這檔「超級大牛股」的股價竟然上漲6.46%,不但回到6百元以上,而且還帶動目前當紅的人工智慧(AI)類股,例如緯創和廣達分別大漲9.52%和8.35%。後續的影響則是,股市評論轉為一片樂觀,不但宣稱指數即將回到1萬8以上,更預言今年的紅包行情可期。

當然,台積電今年確實有可能達到兩成以上的營收成長,而且在目前本益比約19倍之下,只要業績持續成長,股價確實還有上漲空間。因此,目前看好台積電和相關科技類股的後市,表面上沒毛病!

但股市老手必定會看到許多問題。例如,政府老早宣布景氣即將回春,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也早已預測今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將呈現兩位數成長,但為何直到台積電發布財測才完全扭轉市場上對於半導體業景氣的看法?又如,既然台積電去年第四季每股盈餘年衰退19.3%,高於整個年度的衰退率,而且在10月份營收創歷史新高後,年增率和月增率都已經連續兩個月呈現負數,那麼對半導體業景氣極度樂觀的預測從何而來?

三千寵愛衍生的選擇性知覺?

沒有人能夠確定問題何在,只能提出部分揣測。我的揣測是,台積電的社會形象太好了,好到多數人都近乎溺愛的無條件信任,從而衍生出人腦處理資訊時常見的選擇性知覺(selective perception)──基於興趣和重要性等因素,對各項資訊選擇性的接收、相信、記憶、和遺忘。

換言之就是,我們相信台積電不會做出欺騙投資人的行為,因此發布的財測必定有可靠的依據,未來的經營績效即使未必完全符合財測,也應該相去不遠。相對的,不論是政府的財經部門或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都未能擁有這麼良好的形象並獲得這麼深沉的信任。

這個揣測沒有可靠的證據,但媒體對台積電的溺愛則是鐵錚錚的事實。舉例而言,同樣是晶圓代工世界級大廠,同樣在去年第4季面對業績衰退,但聯電與台積電所受到的媒體待遇堪稱雲泥之判。報導聯電時直接在標題點出二位數的衰退,但報導台積電時則會在細節中找出亮點,例如「雙率創新高」和「每天開門賺進23億元」等等。

想要投資賺錢或被當作韭菜收割?

不論選擇性知覺的揣測是否正確,投資人想要的應該是賺錢,而不是被當作韭菜來收割,因此對於台積電近期的業績和發布的財測應該具備基本的認識,而不是人云亦云,看到新聞標題就做出結論。

就這兩點而言,仔細閱讀相關報導是理所當然,但著名半導體業分析師陸行之所言的兩點特別應該納入決策考量。AI晶片確實有所成長,但物聯網和消費性電子晶片需求下滑近3成,顯然並非全面復甦,而且不可不防先給出高預測,實際狀況不佳時再發布獲利警訊的業界奧步(美國經驗顯示這種情況很可能導致股價跳水)。

以上所言只是強調客觀梳理相關資訊的必要性,而不是想要唱衰台積電或台灣股市。事實上,我的投資組合當中有好幾檔科技股ETF,因此若台積電帶動科技股全面大漲,我會說一聲「同喜」,反之若後市出現大跌,我會悶不吭聲斟酌逢低加碼。

然而,針對6百元以上的台積電,我是敬謝不敏,遑論重押甚或孤注一擲,畢竟那將近7百元的歷史天價是各國在新冠疫期拼命灑銀子的成果,而且當前還有債券型ETF這類預期報酬相近但風險較低的投資抉擇。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