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給藍綠白支持者的一封信

2024-01-13 05:40

? 人氣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左)、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中)、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右)。(資料照,顏麟宇、陳昱凱、柯承惠攝/合成:風傳媒)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左)、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中)、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右)。(資料照,顏麟宇、陳昱凱、柯承惠攝/合成:風傳媒)

距離2024總統暨立委大選就剩下幾天了,您想好要投給誰了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投票行為,是一種理性選擇的具體表現,乃依據個人偏好順位按序進行抉擇。譬如有些人考量國家發展、有些則著重派系成長、抑或有些純粹是對候選人個人的崇拜……無論出於何種偏好而投,當然都尊重,畢竟,民主社會嘛!

然則,選擇往往具有連動性,當下的決定,可能會種下未來未竟圓滿的後果。又各種偏好之間,其實也可能存在著相互傾軋的現象,實現了最佳偏好,可能無法同時滿足次佳偏好的結果。於是乎,跳脫選戰華麗喧囂的造勢情節,籲請各黨支持者靜下心來想想,在幾經多重理性抉擇的權衡下,您的投票意向,是否依然是自我的最佳偏好呢?

民進黨:新潮流當老大,您受得了嗎?

民進黨支持者,一向是以「團結」的特性聞名,但那是對外,就黨內競爭而論,經常還是刀刀見骨、派系分明,尤其是那些優勢地區,同室操戈的慘烈更顯嚴重。而新潮流作為黨內的最大派系,加上其排外性極強的特徵,向來就是其他派系發展的隱憂,新系當然也自知同志們潛在的不友善,過往皆謹守著「老二哲學」,即便有當家做主的機會,也從來不躍居第一線主政,目的就是企盼能降低各派系的敵意,讓黨內至少維持著表象的和諧。

然而,隨著賴清德接任黨主席,掌控了黨機器,繼而參選總統,一旦其順利勝出,則黨政軍特、乃至於第四權的媒體,進階成為新潮流的囊中物,作為民進黨的支持者,您能想像那是甚麼樣的情景嗎?按其「敢的夾去配」的特性,大概甚麼好康的,都是自己人在爽了吧!

我們不妨就回到現實面來看,倘若賴清德當選總統,身兼黨主席的他,如無意外,兩年後的地方縣市首長大選,應也會仿效蔡英文路線,以勝選考量、團結黨內之名,採取直接徵召方式產出人選。那麼,可以想見的,高雄大概就劉世芳、台南絕對是林俊憲、台中繼續蔡其昌、台北可能是吳思瑤,原因很簡單,就是新系當家嘛!基此,若您支持王定宇、陳亭妃選市長,抑或是想要把「搶救王義川大兵」的戰線延伸到2026年的台中,或許本次大選支持賴清德的決定,就尚有再三斟酌的必要。

換言之,作為民進黨支持者,如果您沒有額外的派系屬性,純粹就是認同綠色,那投給賴清德,著無庸議。但是,假若您同時考量到派系的發展,擔心著自己所屬意的非新系人選是否會失去舞台,那麼,投賴、讓新系獨大的後患,就不得不一併考量。畢竟,「新潮流不倒,台灣不會好」在近年來被喊得震天價響,真的不是沒理由的,在走進投開票所的那一刻,還得再行三思斟酌才好。

國民黨:史上最團結,錯過就等著萬年在野吧!

國民黨的不濟,說穿了只能怪自己,總是「內鬥內行」的特性,長期下來,養成了支持者「非誰不投」的派閥意向,讓分裂屢屢成為必然,失敗自然也就可想而知。然則,這一回,國民黨堪稱史無前例的大團結,藍營的支持者們,真的還有不出來投票的理由嗎?

俗話說「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團結,對於國民黨而言,絕對只是偶然,從來都不是必然。回顧本次大選,從提名總統候選人的時程不斷延宕開始,處處都可見黨高層私心自用的痕跡,隨時都在算計著個人最佳利益,看不見絲毫團結的氛圍。然則,奈何計畫趕不上變化,隨著藍白合的破局,國民黨為了維繫僅存的勝選契機(當然也是朱主席為了力保自己的黨魁之位),只能回頭鞏固基本盤,找來了先前被爆「求官」的韓國瑜、向來邊緣的趙少康,又攜手失聯已久的王金平,還有廣大挺郭台銘的地方派系歸隊,反倒是促成史上最團結的一次。這陣容堪稱華麗,真的沒下次了!(畢竟,這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結果,大概除了朱立倫這位「政治精算師」外,沒人會那麼會算、把自己算進了死胡同,再狗急跳牆的吧!)

國民黨支持者,總是情感較豐富的一群,沒喜歡的人在名單上不投,黨的表現不好不投,不符知識水平期待的不投,選擇沉默拒投的理由,有千百種。但這一回,幾乎甚麼藍都團結在一起了,您真的還有不出來投票的藉口嗎?更況,如果您還在乎國民黨未來的發展,希望這個黨還可以存續下去,那麼,錯過這一次,大概就等同於永遠在野了,您捨得葬送這個黨嗎?

當然,您若認為國民黨在野期間,好似也沒啥長進,都在啃老本,該增長的年輕選票也沒在用心經營,只是任由黨放著爛。那麼,繼續選擇沉默,也無所謂啦!

民眾黨:總統之外的勝利選項?

民眾黨的支持者,以年輕世代作為大宗,對於自己所偏好的對象,堅定不二,不太會去計較所謂的「投票成本」(意指若知道支持的人會輸,可能會不投票或轉投他人),愛投誰就投誰,「棄保效應」根本發揮不了效果。然則,撇開柯文哲會否當選,假若是賴清德勝出,您覺得民眾黨未來的發展會如何呢?

因著「政黨輪替」的共同籲求,起初大家總以為藍白之間的支持者屬性較為契合,擔心著兩黨會互相搶票,才會出現「藍白合」的倡議。怎料,藍白合的破局,戰局回歸到三腳督後,才驀然發覺到,票源彼此在競爭的,其實是綠白之間。畢竟,當年讓蔡總統衝出817萬票的百萬青年大軍,現下多數轉投到柯的懷抱中,這才使那支「在路上」的溫情攻勢,引發柯營的震撼,擔心基本盤再度回流,造成選情崩盤。

基此,既然彼此間的選票高度重疊,則當民進黨繼續取得執政權後,比起清算宿敵國民黨更重要的,是先朝民眾黨下手,避免廣大年輕支持群成為白營固定的基本盤,以絕後患。可以想見的手段,除了早已司空見慣的網軍側翼帶風向外,從行政、立法到司法,方方面面必然同步祭出打壓策略,以降低柯文哲的政治影響力為目標,這對民眾黨長期發展而言,絕對是莫大的隱憂。

所以說,為了民眾黨的存續,最好別讓賴清德當選,該怎麼做,是要義無反顧賭一次、還是把票投給還有可能贏的人,相信支持者們自有定見,無需贅言。倒是為了買雙保險,在立法院一定得取得「關鍵少數」的議席,才有最大的議價空間,則除了政黨票要儘量衝高外,區域席次如何拉下當前具有絕對優勢的綠營(綠選得再差,都有接近半數實力,藍選得再好,或也不過就是將近過半),讓藍綠回歸到均勢,形成兩大一小的結構,將會是能否達標的關鍵。

總統勝選的果實,自然甜美,那或也將創造台灣的政治奇蹟,一個成立不到五年的小黨,可以越級打怪,佳話堪比法國「共和國前進!」的馬克宏。然則,從較為務實的角度,避免賴當選、抑或取得國會關鍵少數,就已是階段性的勝利,也是為民眾黨未來的發展,奠下成功的基石。理想與現實該如何權衡,白營朋友們在投下神聖選票之前,可得審慎思量才好。

小結:選舉,沒有如果……

「如果當初選擇棄保,是不是X就不會當選了!」

這句話,相信會是1月13日開票當下,不少選民共同的慨歎。然則,選舉,沒有如果(除了2018年「邊開票邊投票」的特例除外),投下去就沒有後悔藥。基此,如果您不希望留有遺憾,何妨少點情感、多點睿智的做出選擇呢?

選舉或是一時,但衝擊卻何其深遠,一旦投票給了賦權,影響所及,不僅僅是其黨內的派系消長,還包括後續利益相關者的權力鬥爭。那都不該僅僅被侷限在對特定某人的偏好選擇上,而是該以更宏觀的縱深,從台灣政治永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則手中的這一票,才能真正為民主的深化,貢獻棉薄之力。

*作者為成大政經所博士,曾任勞動部機要秘書、立法院法案助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

江欣彥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