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整肅自由派高等學府,美國保守派獵巫成功!

2024-01-06 06:20

? 人氣

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克勞汀・蓋伊(Claudine Gay)(AP)

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克勞汀・蓋伊(Claudine Gay)(AP)

克勞汀・蓋伊(Claudine Gay)是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歷來第三十位校長、第二位女性校長、第一位黑人校長;二〇二四新年伊始,這位現年五十三歲的海地裔政治學者又創下另一項歷史記錄:哈佛創校三百三十八年以來任期最短的一位校長,只做了六個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只做了六個月卻爭議叢生。蓋伊在致全校師生的公開信中,如此解釋辭職原因:「致力於對抗仇恨並維護學術嚴謹性,是我安身立命的兩大基石,如今卻遭到令人痛苦的質疑;對於我個人的攻擊與威脅,在種族情結的搧動之下,更是令人驚駭。」

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克勞汀・蓋伊(Claudine Gay)(AP)
克勞汀・蓋伊在給全校的公開信中表示,自己致力於對抗仇恨並維護學術嚴謹性,但同時也收到許多個人的攻擊與威脅。(AP)

這番告別點出這樁美國版「論文門」風暴的三個關鍵面向:美國大學校園反猶太主義(antisemitism)與言論自由爭議、論文抄襲爭議、美國保守派對自由派的獵巫狂熱。

去年十月七日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對以色列發動恐怖攻擊,以色列的軍事反擊將二百三十萬人口的加薩走廊(Gaza Strip)化為血肉磨坊。遙遠的美國大學校園也成為戰場——意識型態的戰場,反猶太主義與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a)兩種仇恨的戰場。

民主國家的大學理應是言論自由的殿堂與堡壘,但校方如何「捍衛」仇恨言論的言論自由、如何防範與因應仇恨言論對學生造成傷害、如何判定仇恨在「言論」(應受保護)與「行為」(應受懲罰)之間的走向,可就是一個極為棘手的問題。

尤其是在外部政治勢力介入的時候。去年十二月五日,美國國會山莊(Capitol Hill)出現罕見景象,三所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名校哈佛大學、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校長齊聚一堂,出席眾議院教育委員會的聽證會,主題:近來大學校園反猶太主義歪風猖獗,校方有何對策?

那麼伊斯蘭恐懼症的問題呢?聯邦眾議院由共和黨當家,召開與主導聽證會的也是共和黨籍眾議員,對他們代表的美國保守派而言,中東產油國王公貴戚之外的穆斯林基本上都是「準恐怖分子」,因此伊斯蘭恐懼症其實是一種「政治正確」,視之為理所當然可也,不必浪費一場聽證會。

無巧不巧,那天接受拷問的三位校長——哈佛的蓋伊、賓大的麥吉爾(Elizabeth Magill)、MIT的康布魯斯(Sally Kornbluth)都是女性。聽證會中,紐約州共和黨籍極右派「川粉」眾議員史蒂芬尼克(Elise Stefanik)提問:「(大學師生)主張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genocide)是否違反大學的校規或行為準則?是否構成霸凌或騷擾?」

三位校長的回答如出一轍:如果「種族滅絕」從「言論」轉變成「行為」,形成騷擾、恐嚇或傷害,校方就會祭出校規處理。言下之意,「種族滅絕」(以及各式各樣的仇恨意識型態)有可能只停留在言論層面,受到言論自由法則保護。三位校長此論一出,立刻捅翻美國社會馬蜂窩,遭到保守派政客與媒體、三所大學的猶太裔金主(三校都是私立)全面聲討,共和黨掌控的眾議院除了啟動調查還通過譴責決議,要求三人下台,三人隨後也發表道歉聲明,認同「種族滅絕」言論本身就是一種騷擾或恐嚇,校方必須處理。

十二月九日,聽證會結束第四天,麥吉爾宣布辭去賓大校長之職,在任僅一年五個月,賓大董事會主席柏克(Scott L. Bok)連袂請辭。面對長期被自由派「把持」的菁英學府,保守派人頭到手、軍心大振,史蒂芬尼克發聲明說:「一個走了,還剩兩個。」蓋伊與康布魯斯在董事會力挺之下暫時續任,但明眼人皆知,蓋伊的校長大位保衛戰將是一場苦戰。

原因倒不是哈佛校園的反猶太主義特別嚴重,而是保守派與極右派「側翼」已針對她的學術倫理問題另闢戰場,指控她的博士學位論文與歷來發表的論文涉嫌抄襲,主要罪證是她曾多次引述或引用他人著述但未註明出處。

蓋伊是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專精美國政治行為研究與美國黑人研究,任職哈佛之前曾在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執教,二〇一五年至二〇二二年間擔任哈佛大學文理學院(FAS)院長。這樣一位在學術上早已歷經多重考核的學者會是一個「抄襲者」嗎?當然不無可能,哈佛董事會(Harvard Corporation)也不敢掉以輕心,啟動校外專家審查與調查機制,最後判定蓋伊的問題在於「未做適當引述」(inadequate citation),相關論文問題只需修正,不影響她的學術地位。

可以想見,這樣的結論雖然有學界背書,但顯然無法說服美國保守派放下屠刀,甚至無法抵擋他們的輿論攻勢,哈佛董事會(Harvard Corporation)與蓋伊本人最後還是決定棄子投降。在許多哈佛師生看來,這樣的結果為政治壓力干預、扭曲學術與教育開了極惡劣的先例。

美國保守派、極右派、白人至上主義者(或者三效合一)向來對自由派高等學府強調的「多元、公平、包容」(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DEI)深惡痛絕——例如認定蓋伊是憑藉種族背景才當上校長;鬥爭多年,保守派如今終於找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破口——學術倫理,而且只需利用抄襲檢查工具軟體就可以興風作浪、小題大作。

在扳倒蓋伊戰役中立下大功的極右派打手魯佛(Christopher Rufo),二日在推特(X)上興奮宣示:「剝頭皮成功」(SCALPED),荓矢言:「在將DEI意識型態趕出美國每一個體制之前,我們絕不罷休!」主持眾議院高等教育調查工作的教育委員會主席、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籍眾議員佛克斯(Virginia Foxx)則警告:「美國高等教育已被政治活動者、覺醒派(woke)教職員、特定黨派行政主管惡意接管,哈佛的問題遠比一個領導人的去留嚴重。」

鯊魚群聞到血腥味了,磨齒霍霍。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專業譯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