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整肅自由派高等學府,美國保守派獵巫成功!

2024-01-06 06:20

? 人氣

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克勞汀・蓋伊(Claudine Gay)(AP)

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克勞汀・蓋伊(Claudine Gay)(AP)

克勞汀・蓋伊(Claudine Gay)是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歷來第三十位校長、第二位女性校長、第一位黑人校長;二〇二四新年伊始,這位現年五十三歲的海地裔政治學者又創下另一項歷史記錄:哈佛創校三百三十八年以來任期最短的一位校長,只做了六個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只做了六個月卻爭議叢生。蓋伊在致全校師生的公開信中,如此解釋辭職原因:「致力於對抗仇恨並維護學術嚴謹性,是我安身立命的兩大基石,如今卻遭到令人痛苦的質疑;對於我個人的攻擊與威脅,在種族情結的搧動之下,更是令人驚駭。」

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克勞汀・蓋伊(Claudine Gay)(AP)
克勞汀・蓋伊在給全校的公開信中表示,自己致力於對抗仇恨並維護學術嚴謹性,但同時也收到許多個人的攻擊與威脅。(AP)

這番告別點出這樁美國版「論文門」風暴的三個關鍵面向:美國大學校園反猶太主義(antisemitism)與言論自由爭議、論文抄襲爭議、美國保守派對自由派的獵巫狂熱。

去年十月七日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對以色列發動恐怖攻擊,以色列的軍事反擊將二百三十萬人口的加薩走廊(Gaza Strip)化為血肉磨坊。遙遠的美國大學校園也成為戰場——意識型態的戰場,反猶太主義與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a)兩種仇恨的戰場。

民主國家的大學理應是言論自由的殿堂與堡壘,但校方如何「捍衛」仇恨言論的言論自由、如何防範與因應仇恨言論對學生造成傷害、如何判定仇恨在「言論」(應受保護)與「行為」(應受懲罰)之間的走向,可就是一個極為棘手的問題。

尤其是在外部政治勢力介入的時候。去年十二月五日,美國國會山莊(Capitol Hill)出現罕見景象,三所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名校哈佛大學、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校長齊聚一堂,出席眾議院教育委員會的聽證會,主題:近來大學校園反猶太主義歪風猖獗,校方有何對策?

那麼伊斯蘭恐懼症的問題呢?聯邦眾議院由共和黨當家,召開與主導聽證會的也是共和黨籍眾議員,對他們代表的美國保守派而言,中東產油國王公貴戚之外的穆斯林基本上都是「準恐怖分子」,因此伊斯蘭恐懼症其實是一種「政治正確」,視之為理所當然可也,不必浪費一場聽證會。

無巧不巧,那天接受拷問的三位校長——哈佛的蓋伊、賓大的麥吉爾(Elizabeth Magill)、MIT的康布魯斯(Sally Kornbluth)都是女性。聽證會中,紐約州共和黨籍極右派「川粉」眾議員史蒂芬尼克(Elise Stefanik)提問:「(大學師生)主張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genocide)是否違反大學的校規或行為準則?是否構成霸凌或騷擾?」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