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鳳群觀點:人文與科技「雙殺」的108課綱

2023-12-25 06:20

? 人氣

二、學測自然科考試範圍嚴重縮水(只各考一本傳統課本內容)

目前以學測成績為主要評比依據的繁星入學與申請入學,在很多理組科系中已佔錄取比率的6至7成,但學測自然科考試範圍卻只考高一範圍的一本課本內容(因自然科上下學期對開,高一雖有2學期,實際只各上一冊課程),再加上高二自編教材、無一致標準的「探究與實作」,但「探究與實作」因為無統一範圍、教材可天馬行空,以致難以命題,分析108課綱實施後的兩次學測考題,「探究與實作」大約只佔了一成多。這等於說無論理、化、生、地科都只要各熟讀高一的一冊課本,就能拿到高分,在所有考科中可說是CP值最高的一科。舉例來說:高中三年6本物理教材,不要懷疑,學測真的只考一本傳統的高一物理課本。高二則只考108新增自編教材的「探究與實作」,傳統高二物丶化丶生課本教的內容都不考。再講一次,就是大家原本認知丶熟悉的整個高二、三的物丶化丶生課本所教的傳統基礎科學知能在「學測都不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111人力銀行在立法院召開「科技人才教育-108課綱下的育才危機」公聽會,現場出席人數踴躍。(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108課綱的問題不只是縮減文言文而已。圖為「科技人才教育-108課綱下的育才危機」公聽會。(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高二丶高三自然科傳統課程內容,因為學測不考,所以只有2至3成要參加7月考試分發的人,才會在高三下5至7月學測放榜後,匆忙之間認真準備。因此,用膝蓋想都知道,大多數經由申請入學管道進大學的學生,學測不考的高二、三這5冊教材,會有人認真熟讀嗎?長此以往,台灣基礎科學根本不可能像以往一樣打好紮實基礎。以後無論台灣的醫療品質丶生技發展或科技實力是否也將會根基不穩,無法應付未來先進科技瞬息萬變的考驗?

三、「適性揚才」反而拉大城鄉差距

108課綱強調所謂「適性揚才」。像自然科高二唯一被納入學測範圍的「探究與實作」,由各校自行編製教材,不僅讓授課教師無所適從,更可能又拉大城鄉差距。試問建中、北一女的教師人數與教學資源是離島、偏鄉高中可堪比擬的嗎?這樣的探究與實作課程品質會不會落入有如賭博一般,能否上到優質內容,只能讓廣大高中學生各憑運氣?

四丶時數分配不公,科目配比失當(分科測驗不考的國英時數比自然科多)

即使真寄望還有2至3成的學生會考七月的分科測驗,但詭異的是分科測驗不考國丶英,但高三下的國、英時數卻比自然科多。反觀物理、化學,高三每週只有三節課,卻又要在一學年教完三本課本,根本無法紮實講解。如此不公的時數分配,讓理科老師疲於奔命,真不知道配比邏輯何在?課綱小組考慮的因素又是什麼?套句筆者前同事所說,總之這個國家就是不重視理科時數過少,學生無法完整學習的問題?

遑論高三國、英老師也要自編加深加廣教材,然而考試分發又不考,學生上課心態與亂象可想而知,這樣的時數安排是否可請智慧高端的教育部諸公開示一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