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總統大選:當「斜槓青年」碰上低薪議題,年輕選民會如何選擇?

2023-12-21 10:18

? 人氣

另一位大四學生、首投族王紹翔也告訴記者,他的投票意願不太高,指三組候選人爭吵的內容只在於立場,不在意內政,又認為政治人物說關心青年低薪都是空話,「應對選舉開一堆空頭支票,可能最後會兌現一些,但真正做到的不到十分之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主修歷史系,不少前輩畢業後在國史館或研究機構工作,起薪點約3萬到3.5萬之間,而說3.5萬已經是天花板,可能很多年都不會加薪。「你不是理組,不是工程師,在台灣就只能低薪。政府一直講股市和經濟很好,但為什麼薪水都沒漲?」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王業立對BBC中文表示,過往年輕選民或首投族幾乎一面倒支持民進黨,但今年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反而較受歡迎,重要原因就是民進黨執政八年,年輕選民面臨越來越嚴重的高房價、低薪資、工作機會少問題。

「雖然最近民進黨不斷推出政策,希望挽救年輕選民的心,但至今在年輕選民的支持度上仍然偏低,這也是賴清德無法拉開差距的重要因素。」

台灣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張峻豪教授也說,多個民調顯示這次選舉前年輕人「下架民進黨」的聲量很明顯,原因是該黨走「抗中保台」路線打「兩岸牌」,相對忽略了青年議題。

「要站在年輕人這邊提出更多有感的政策,來取代不和對岸交流的做法,才會有票。2016的蔡英文就是這樣操作,以新南向政策、取消軍公教福利、同婚合法化,來讓年輕人有感。」

2016年蔡英文競選時承諾訂立《最低工資法》,但相關法案近八年後直到今年9月才送交立法院審議,12月大選前夕三讀通過。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表示,年輕人看在眼內都感到失望。「低薪對我們是非常迫切的問題,政治人物可能會覺得,我們的選舉承諾最終都有兌現啊,但問題是太慢了……等八年小孩都長大了。」

為何台灣薪資停滯20年?

過去20多年台灣人實質薪資不斷倒退,有分析認為與產業結構性有關。

1980年代台灣經濟以出口代工的製造業為主,當時工業與服務業的受僱人員過半來自製造業,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1990年台灣政府准許台商赴大陸投資,大量台資企業帶著資金和技術遷移,這波「去工業化」導致本土流失大量職位。

台灣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樊家忠對BBC中文指出,2001年中國和台灣加入世貿組織後,國際貿易的分工結構改變,變成是用台灣的資本和技術,結合中國的密集勞動力,把產品外銷,「得到好處的是台灣資方和大陸勞工,台灣的勞工就大受打擊。」

至於留在台灣的企業大多沒有產業升級,仍沒擺脫傳統代工思維,即成本導向、用廉價勞力賺取微薄利潤,這樣難以投資研發與創新,企業競爭力低,員工薪資自然難以上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