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卡關的「轉型」,別只轉出東廠、轉出缺電?

2018-09-14 07:30

? 人氣

蔡政府「轉型卡關」,想強行通過的觀塘案,因5位學者退席走人而流會。(資料照片,陳明仁攝)

蔡政府「轉型卡關」,想強行通過的觀塘案,因5位學者退席走人而流會。(資料照片,陳明仁攝)

近來幾件事,對高呼「改革」、「轉型」的蔡政府而言,有點「不友善」,民進黨的「能源轉型」是否能竟其功,還是遺禍萬年,已經越來越讓人心頭打鼓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本周三環保署召開環評大會審查要興建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的觀塘案,這個是環保團體強力反對、但蔡政府通過不可的案子,行政院長賴清德受訪時就說,第三接受站「沒辦法換地點」,強調將秉持「縮小開發面積、迴避藻礁」2大策略,力拼9月底環評過關。

結果環評大會中,5位擔任環評委員的學者專家,最後是「一起退席離開」,讓環評大會因出席人數不足只能離開,賴清德「力拼9月底環評過關」的期待跳票;鑑於學者專家反對態度堅決,此案除非蔡政府再窮盡洪荒之力強度關山,否則過關日期恐難掌握。

同樣是本周二,環團與台大公衛學院、中興大學的學者,一起公布一份深澳建廠健康風險評估報告。雖然,極力支持本案的賴清德,曾經告訴大家說深澳電廠是「燒乾淨的煤」,但顯然煤就是煤,難謂乾淨;根據這份報告的結論,在深澳電廠開始營運15年,預估將造成全台576人死亡,全台都會籠罩在更高濃度的PM2.5當中。

至於周四凌晨雙北、桃園地區又傳出停電,中油桃園煉油廠、號稱「一分鐘都不能停電」的半導體業者世界先進桃園廠區,也受影響而停工。雖然台電清查後說是桃園一家特高壓用戶廠內設備故障、造成鄰近輸電系統電壓驟降而停電,但對今年以來飽受跳電、停電騷擾、去年也才經歷過「815大停電」驚嚇的社會大眾而言,只是重新勾起綠營能源政策會引發缺電的憂慮罷了。

觀塘案與深澳電廠建廠計劃,是被蔡政府視為能源政策的重要支柱。雖然蔡政府口口聲聲說全面廢核後,要以綠電20%代替核電,但實質上不穩定的綠電是不可能取代可作為基載的核電,不必懷疑,最後一定是超過8成的供電要靠勞力發電。

但火電的污染較嚴重,其中煤電廠又比天然氣電廠污染嚴重。因此蔡政府要把許多煤電廠改為天然氣電廠,同時也要在原有電廠增加機組─如大潭電廠、中火都要增加2個機組;基隆的協和電廠也要改為天然氣電廠。最終,號稱要把天然氣發電比例提高到50%。這個目標要能達到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地點適合、儲存量足夠的天然氣接受站,此所以蔡政府甘冒環團批判風險強推觀塘案的原因。如果作不到,蔡政府能源政策的第一張骨牌就此倒下。

至於深澳電廠建廠案,是因為「北部缺電」,在官員口中是「非蓋不可」。不過,在此蓋座煤電廠,對北部污染的「貢獻」必然不小,此所以從地方到環保團體都強力反對之故。

而堅持要建廠也凸顯政府能源政策隱藏的謊言:不缺電的承諾,綠電可替代核電的說法。民進黨顯然在選前不知道或不願明說,原來不缺電的承諾是建立在到處增加火電廠的基礎上─甚至包括在北部蓋燒煤的深澳電廠。深澳電廠預定2025年完工開始發電,但依照能源政策計劃,2025年不是該有20%的綠電完成發電嗎?深澳電廠非作不可,是否代表政府內心知道20%綠電的目標作不到、或是即使作到也不足以提供充份穩定的供電?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