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藍白政黨協商的憲政意義─雖然功敗垂成

2023-11-25 05:30

? 人氣

1115國民黨、民眾黨簽署六點協商共識。(圖/侯友宜臉書)

1115國民黨、民眾黨簽署六點協商共識。(圖/侯友宜臉書)

1115國民黨、民眾黨簽署6點協商共識,格外有未來憲政長遠健全發展的意義,能矯正民主化後,民選總統不願謹遵半總統制精神的病灶,絕對不只是當下選戰或個別政治人物得失而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雖然92年2月14日國親兩黨也曾簽署「國親政黨聯盟備忘錄」,提出聯合政府,但因陳水扁當選總統而未能推動。1115兩黨協商,是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隱含無一黨過半時,成立聯合政府的憲政理想,真正有可能實現的一次。這個意義,遠大於選戰得失。甚至吾人若細讀1115兩黨協商共識文字,前五點促成總統聯合競選「藍白合」,前提是民調專家解讀要成局,但第六點並無此前提,「在馬前總統見證下,國民黨籍民眾黨承諾,為台灣第三波民主改革建立典範,『必須』成立聯合政府…」(雙引號為筆者所加)馬前總統只是見證,藍白兩黨是對誰承諾?其實是對人民承諾,承諾過去行政院不對立法院負責產生的亂象,能夠杜絕。

迴避組織聯合政府 即便國會一黨過半施政仍然僵局

憲法只是文字,不是活人。當組閣運作違背憲政邏輯時,憲法沒辦法張口阻止,但病理卻會在後續浮現。不組織聯合政府、組閣順從總統意志(而非國會席次),在第四次修憲後,病其實一直重複發作。

聯合政府,是政壇上避談或醜化的話題。陳水扁任命唐飛當閣揆,應對當時國民黨為多數的立院生態,但副閣揆以下的內閣卻多為綠營色彩,與憲政法理不符。改選換第五屆後,民進黨是一大黨卻未過半,要國親加總才能席次過半。少數執政下,陳水扁一直輪流用黨內天王換當閣揆的權術,維持恐怖平衡,相類似的情況,蔡英文任期也差不多。施政面臨困境:扁政府時期最後搞到紅衫軍抗爭就不說了;蔡政府時引進萊豬、疫苗採購、雞蛋進口,都引發國會嚴重議事杯葛,有絕大多數席次的民進黨,也未能迅速排除。講個赤裸的類比:國民黨的立委不願意為馬英九的服貿打的架,民進黨的立委,也其實也不願為了蔡英文的萊豬打。雖然叫做執政黨,但國會中最多數黨的立委根本與執政團隊無關,內閣是總統欽點,既然與己無關,立委何須辯護?於是,我國憲政運作一直「生病了」,就算是多數黨過半,行政部門依舊難以開展施政,更別說是多黨不過半時。

20230525-前總統陳水扁25日出席凱達格蘭基金會18週年感恩募款餐會。(顏麟宇攝)
前總統陳水扁。(資料照,顏麟宇攝)

所以,如果眼光放遠,內閣如何組成的問題,遠比誰當上總統重要。我國第四次修憲之後的半總統制憲政架構,本來就允許甚至鼓勵聯合政府的出現。藍白合協商共識第六點,明確要成立聯合政府,並且正確以立院席次分配、定位成第三波民主改革,讓藍白團結在國家憲政秩序之下。雖然我們現在還不知道,藍白合若組織聯合政府,施政方向為何,但是鞏固憲政秩序,造就聯合政府,促成權力分享,讓政府權力運作邏輯更加貼合憲法,這件事情的意義,遠比這一次勝不勝選更大。

民進黨不遵守半總統制 純為一時黨派利益

民進黨一直拒絕接受憲法規範,反對聯合政府,源於陳水扁競選總統時,綠營多研判拿下國會多數不易,但總統可以成功,而以當時戰略需求扭曲憲政認知。另一方面,確立半總統制的第四次修憲,主要是李登輝與許信良促成,在事過境遷後,國民黨與民進黨對這兩位人物都很感冒,傾向不承認他們的成果。這兩層因素,都是以一時黨派立場,置國家憲政不顧,放任施政難以開展的憲政病象不斷輪迴,歷屆總統妄想最高政治領袖之姿強勢壓隊,讓需要面對民意的立委,代替不須直面選舉檢驗的閣員背鍋,這種扭曲的運作,當然會有問題!長達27年從未落實的聯合政府,以及半總統制背後議會內閣的權力邏輯,能因藍白合實現,這獲益的絕非只有哪位政治人物勝選、黨派、統獨、或任何政策立場,而是民主法治能賴以存續的穩固憲政秩序。

願意遵守憲法的政治人物 才是人民需要的政治人物

侯、柯都曾公開表示,當選要進到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彰顯出願意遵守憲法。反而是綠營近來聽到國情報告就抓狂,不斷疑慮變相質詢總統,違背總統與國會的關係,歇斯底里又違背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第三項明文規定;甚至是藍白合成局後被賴清德批判是政治分贓,所反映的,其實只是民進黨一直用短期黨派利益代替國家憲政框架,違憲久了,反而覺得錯的才是對的!

台灣驕傲自己的民主發展,但卻不認真面對憲政架構,反而讓總統因為一時想要緊抓權力,偏離內閣應向國會負責的邏輯,而讓全民承受即便有國會多數黨,仍無施政民主正當性的苦果。第三波民主改革-成立聯合政府,在當下的選舉激情及詭譎談判中,看起來好像是次要問題,其實實則是改善憲政運作的根本解藥。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