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玓觀點:一封寫給Z世代的推薦信──請務必把林青霞放到你們的明星資料庫裡

2023-11-23 06:20

? 人氣

林青霞呢?她在1973年出道演出第一部電影《窗外》,當時她19歲。僅僅隔年,她就拍了9部電影。在接下來的兩年,她的電影演出次數持續攀升,1975年是10部,1976年是最高紀錄的12部。自此之後雖然沒有那麼多,但一直到1980年代中期,林青霞每年演出電影至少2部,多則7部。從她出道隔年起算,在十年間她總共演出了超過60部電影,真的非常驚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也許你會疑惑,數量多又代表什麼呢?當然,當時的台灣電影產業和本土市場還在興盛期,這是拍這麼多電影的基礎條件。但是一個演員要能夠持續每年都拍這麼多電影,而且都是擔綱主角,除了可以確定她確實非常受觀眾歡迎,是票房保證之外(否則電影片商也不會一直把錢砸進去)。我們也可以確定,林青霞從二十歲到三十歲,真的是投入了非常高度的勞力在這個產業裡;畢竟,長達十年以這種頻率演出,絕對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文藝片女神

在她從影的前十年,林青霞主要演出的電影類型,在台灣叫做「文藝片」,其實也就是浪漫愛情電影。這類電影通會被認為是商業產品,以通俗市場為取向,藝術價值比較不受重視。

確實,這類電影的故事主題都有很高的同質性,也是通俗劇常見的元素和公式。例如男女主角的愛情總是受到來自家庭或階級差距、父母反對或作梗、生理或心理的病症、第三者的介入等等因素的挑戰,無論結局是悲傷還是圓滿,觀眾愛看的就是這段曲折情路。不過,商業電影本身並沒有原罪,公式化和類型化的操作,不能說完全沒有學問和功力可言。更何況,回頭看這些電影,其實還是可以讓我們發現當時社會變遷的線索,是一個反映社會和文化的特殊機制,絕非毫無探討價值的純商品。

不過這點暫且不談,回到林青霞的表演。要說林青霞的表演在這類電影中,有重複的問題,我想這也是不能否認的。但我認為,問題並不出在林青霞,或至少主要責任不在她。因應當時的電影市場特性,重複和相近的故事劇本,以及短期生產的拍攝方式,恐怕才是限制她表演的外部因素。這在她從1980年代中期之後逐漸轉型的表演可以獲得證明,但這裡我們也暫且先擱著。

在台灣,有一種女神,叫林青霞。(取自微信號直通台灣)
在台灣,有一種女神,叫林青霞。(取自微信號直通台灣)

我要說的是,儘管大多數文藝片都很像,而且我也沒有辦法把林青霞的所有文藝片都看完,但我認為她在這些電影中的表演都是非常認真且到位的。我的意思是,儘管這些角色並沒有被賦予某種深度,但林青霞一進入這些文藝片的角色中,還是都可以讓人憐愛,讓觀眾隨她歡笑,隨她憂愁,希望她幸福;就這點來說,林青霞完全無愧於文藝片第一女主角的地位。

轉型的勇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