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半導體管制新措施,美國的強勢與「些許無奈」

2023-10-27 07:30

? 人氣

美國新的半導體管制新措施對輝達影響大。(資料照片,美聯社)

美國新的半導體管制新措施對輝達影響大。(資料照片,美聯社)

本月美國公布對中國新的半導體出口管制,新的措施十足展示美國的強勢及強勢之中的「些許無奈」;至於中國面對的是「長短皆空」,還是能「短空長多」,還要再多看幾年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去年10月美國政府公布一份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當時就被視為是一項「史無前例」嚴厲的管制,美國官僚單位甚至認為這種管制方式,已經是一種「戰爭行為」,業界的形容詞則是美國此舉要把中國的半導體「打回石器時代」。1年過去,中國半導體「尚未打回石器時代」,在負責管制出口的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中前,中國華為公布一款用「國產7奈米」技術作出的5G手機,外界認為有著「示威」的意思,因此預測新的措施會更緊縮,結果也正是如此。

新舊出口管制比較,最重要者大概是2方面:一個是半導體設備,一個是AI晶片。半導體設備的出口管制雖然牽涉到許多項目與廠商,但重中之重莫過於荷蘭ASML(艾斯摩爾)的光刻機;AI晶片則是讓原本的「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站在風口浪尖上,現在大家已改用「AI晶片大廠」來形容輝達了。

去年對ASML光刻機的出口管制,主要是禁止用在7奈米以下(5、3、2奈米等)尖端製程的「極紫光刻機」(EUV)出口到中國,用在成熟製程的「深紫光刻機」(DUV)不在此限。但新措施則是對可用在14-16奈米、即頂尖的DUV也在出口管制之列,很明顯就是「華為事件」的影響,美國要把中國晶片製造能力「卡死」在成熟製程(如28奈米)上。

至於AI晶片領域,去年美國的限制出口措施出爐後,輝達及AMD都馬上為中國「客製化」生產可繞開管制的AI晶片,例如A800及H800等,新的管制把這些都列入管制清單。後續廠商是否會再如何設法繞過管制、又搞出「客製化」規格,需要再觀察。

在這些出口管制中,可以看到美國無愧於全球唯一超強的霸道、強勢,其「長臂管轄權」越伸越長、無遠弗界;這些管制措施不是只對美國企業有效,而是對所有「地球上的企業」都有效。為了避免中國繞道他國購買被禁的AI晶片,美國把先進晶片出口要取得許可的國家,一口氣擴及40多個其它國家。同樣為了避免中國透過其它國家「轉口」買進半導體生產設備,對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也一口氣再增加21個國家。

不過,在可比天高的霸道與氣勢中,也可看到美國的些許無奈。對美國而言,更緊縮嚴厲甚至全面禁止出口,對其藉著打壓中國半導體、經濟與國家發展、遏止一個霸權興起,當然是最佳方案。

但現實因素則很讓美國必須妥協:一個是中國是晶片及生產設備的大市場,更嚴厲的禁令代表許多西方企業受損,而美國企業恰恰就是最大的AI晶片與半導體設備生產國家,禁令如過頭對美企的殺傷力會更大,而且可能讓其它盟友「挺不下去」─荷蘭就明顯對新禁令感到「憤怒」卻又不能不遵守。

再者,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短期是難以取代,中國進口許多晶片加工後從出口,太嚴格的禁令會同時斬斷許多歐美需要的商品的生產,此所以這次把一些3C產品(如筆電、電腦等)需要的晶片排除在禁令之外。最後則是禁令過頭會讓美國的半導體出口管制失去正當性。

對中國而言,這些出口管制必然是傷害,因為打擊與限制了中國半導體的進步與發展,但長期而言是利是弊仍待觀察。

美國的禁令有2個面相:一個是讓中國無法受益於美國技術,但另一個面相則是對美國來説,也意味著逐漸失去中國這個巨大市場。所謂「需要發明之母」這句話在此也適用,禁令讓中國「不得不」加大投資與加速發展本身的半導體設備與技術,這從美國新禁令讓中國半導體設備企業的股價大漲就可看出市場的想法。

至於成或不成,則是有2種相反的看法:樂觀者認為「技術只要花時間就能解決或取得」因此對中國而言這是一個好機會,一旦突破技術並建立本身的半導體設備產業,不僅不再被「卡脖子」,產品出口也能打擊歐美的半導體業者;就有業者「肯定」此禁令、認為可讓中國擺脫對輝達生態的依賴、建立中國本身的AI生態。悲觀者則認為半導體的複雜、全球化的深度,中國不可能靠自己「土法煉鋼」追上來。

美國的手段可能會是漸進式的越來越嚴厲;這次的新禁令也留有嚴厲的「後手」─ASML今後將被禁止提供替換零件或幫助維修系統。換句話說,即使中國廠商搶購的深紫光刻機,這些機器一定需要定期更新軟體和維修支持,但未來可能也會被美國卡住而動彈不得。中美之間的「晶片戰爭」還要塵戰多年,技術的改變(如尖端製程不再需要EUV)、或是有其它廠商作出尖端製程使用的設備(如日本佳能號稱可生產2奈米光刻機),都會改變中美之間的情勢,要看最後結果就再等幾年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