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2024大選微談─藍白合不合,郭之活路,與綠營暗藏的危機

2023-10-21 05:40

? 人氣

副總統賴清德(右三)、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右一)、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左三)、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左—)29日出席「拱天宮建廟160周年開幕典禮」。(柯承惠攝)

副總統賴清德(右三)、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右一)、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左三)、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左—)29日出席「拱天宮建廟160周年開幕典禮」。(柯承惠攝)

本文所談論皆是關於選舉和社會風向之判斷,與候選人個人價值無關,亦不牽涉我對候選人之立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4的選舉錯綜複雜,其中以非綠陣營賽局尤為引人。其特殊之處乃在於當中的非零和性。若處理得好,那非零和就很明顯。對藍白或甚至郭等三方而言皆屬增長,因為關鍵在於能從綠營那邊贏得多少。但若處理不好,那麼便是綠營整碗端去,非綠搶奪剩下的部分。

以下對應各陣營稍作一談。

藍營 - 堅壁清野和容許變化之爭

藍營在此次選舉浮現的各種矛盾,反映的是背後暗藏兩種路線之爭,也就是   「堅壁清野」以及「容許變化」這兩種路線。

簡單來說,堅壁清野路線各種行事的主要考量,是鞏固國民黨既有勢力,避免國民黨被他人吸收侵吞。所以會減少藍營和非國民黨者密切合作,例如互相站台或合體競選之類。但同時國民黨也不容易擴張,僅依靠既有群眾想在大選中獲得優勢,除了仰賴對手失利之外,目前並無太多機會。況且國民黨難以擴張支持群眾已是多年問題,堅壁清野似是止於防守不易擴張。

容許變化路線則容許國民黨有更多可能,雖然可以在近期選舉中獲得更多優勢,也帶來擴張支持群眾的機會,但存在比較多被蠶食,也就是一部分原本藍營被非國民黨者吸收的疑慮。

這兩種路線中,朱立倫的政治命運大抵是和此次大選綁在一起的。因此對他來說,這次大選容許更多變化以取得更好成績是很值得的考慮。這也是朱立倫不排除大多數可能合作討論的原因之一,藍營各路立委候選人也多是此路。

然而,也有一部分藍營成員,例如金溥聰剛進入候競選團隊時,則有較明顯的堅壁清野傾向。至於侯友宜,則似乎也和朱立倫不同調,目前看來侯或其背後指導者可能更傾向堅壁清野一些。

而當今藍營在這方面考量最大的變因,就是柯文哲(郭台銘已在近期操作中影響力逐漸減弱)。

如果再說明白一些,堅壁清野路線目前主要提防對象就是柯文哲和民眾黨。

堅壁清野的算盤,就是當時間和舞台紅利不再站在柯那方時,柯文哲和民眾黨會和以往各種第三勢力一樣殞落。屆時局面回歸傳統政治和藍綠對決,憑著民進黨上台後腐化的速度,國民黨是不愁沒重返執政機會的。也許四年或八年後,當柯文哲聲勢隨舞台消失而減弱,民眾對綠營的反感更無從遏止,藍營的機會便已到來。

反之如果在合作中養大了柯文哲和民眾黨,並且主要是用藍營的養分去養的,那麼反倒滋養了敵人。因此堅壁清野路線一般秉持寧願這次選不好,也必須要鞏固國民黨既有勢力,切勿養大柯文哲和民眾黨的想法。尤其是柯文哲有著非傳統政治的痕跡。傳統政治形態中對立陣營輪流做,有事情也好商量,但非傳統政治可能毀壞這種模式,實為傳統政黨真正的敵人。

然而在容許變化的路線裡思路卻是不同的:乃是國民黨已經現出夕陽景象多年,即使防得了柯文哲與民眾黨或郭台銘,也未必阻止得了國民黨自身的衰敗。

而這次選舉會讓這兩種路線差異明顯化的原因,即在於此次選戰國民黨發展至今,其自身候選人侯友宜已明顯現出不易以總統正位勝選(不論整合與否皆是如此)的情形。

除了在各種民調中,侯友宜與綠營對手賴清德之差距皆很顯著不易追趕之外,侯本身的個人風格,例如不太會說漂亮論述,臨場反應沒那麼機敏等;以及其過往包袱,包含與韓國瑜之間的矛盾與新北市長現職之位等,都讓他在此次選舉擴展不易且有太多的弱點可供操作。

20231014-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14日競選總部成立,左起主席朱立倫、前總統馬英九、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前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前高雄市長韓國瑜。(蔡親傑攝)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14日競選總部成立,左起主席朱立倫、前總統馬英九、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前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前高雄市長韓國瑜。(蔡親傑攝)

更重要的,是非綠陣營中除了柯,侯和郭兩人在此次選舉都尚未面對綠營真正的攻擊和操作威力。因為綠營其中一個算盤,就是讓非綠彼此箝制,所以在表面上民調和各種媒體放話中營造侯柯互有勝負難分難解,謀求的就是讓棄保減弱或者整合難以喬攏。實際上,倘若之後侯(不論整合與否)成為綠營首要對手,那麼屆時那些包含過往包袱的真正攻擊才會到來。考量侯自身風格以及綠營操作能力和台灣媒體風氣下,其勝選機率將不會很高。即使在此綠營逆風的時期,其帶動立委選情的力量也沒那麼強。

(如果更大膽一點,可以說當前非綠的組合裡,侯和郭都存在著其個人風格和過往歷史難以應對現今政治操作的特性。不論整合與否,以侯或郭作為正位的組合皆未必能勝於綠營。加上柯的支持者不易轉移到其他組合,因此如果目標是放在總統下架民進黨,那麼當前非綠候選人裡,只有柯為正位有最好的勝算。)

(此外,目前來看藍白若合較好的做法並非是誰當誰副手,而是只推一個黨的正副候選人。因為禮讓和當副手對政黨未來影響是不同的事情,禮讓對各自兩黨來說都是較可以妥協的方案。)

在這種情形下,容許變化路線帶來的不只有總統打下綠營的機會,更多還關乎立委選情。可以說掌握立委席次是藍營此次選舉局勢發展至今,更可著力的勝利。

在此綠營逆風,民眾黨立委提名少且陸軍實力不足的情形下。一旦非綠合作妥當,彼此拉抬,國民黨將可能獲取非綠的大量支持,甚至可能取得接近半數的席次。而這接近或達到半數的立委席次,對未來政治的掌握力和聲量版圖未必遜於總統之位。但要達成這樣可能確實需要合作或變化,單憑侯目前拉抬立委的能力,或許並不足以催出這次國民黨席次的最大能量。

於是,國民黨目前面臨的,仍是那兩種路線之爭。合與不合,背後更多是關於國民黨後續該何去何從的問題,要固守既有疆界還是有所變化。

對於堅壁清野來說,柯文哲才是真正的敵人。畢竟如前述所提,一旦回到傳統政治加藍綠對決,那麼憑綠營上台後腐敗的速度,國民黨不愁沒有機會。目前國民黨仍有本錢和時間底氣去承受更多選舉失利,當前首要目標是讓柯文哲這傳統政治威脅者失去政治舞台,因此即使無法在2024下架民進黨,對堅壁清野來說仍是可行的。

而對於容許變化來說,當前綠營已是明顯逆風,此時不擴大戰果要待何時,國民黨頗為需要中央選舉的勝利。並且政治本就瞬息萬變,國民黨的夕陽景象也已出現多時。堅壁清野之預期既只是當前理想估測,或許隨藍營支持者老化的速度,未來不會如其所想這麼順利。當中亦存在柯獨自壯大的可能,若如此那藍此次合作反而能拉攏並限制之。更重要的,是國民黨當前已需要變化,才能在接下來不同局勢裡延續勢力。

這兩種路線,各有各的考量。其路線之分歧反映的是國民黨未來發展之方向。背後的訊息並不止於此次選舉,更多展示的是國民黨求變的困境。然而如果國民黨想真正蛻變,那麼這些選舉上的變化都還不足以有效,更多得包含內部組織和文化的變化。這難度將比選舉短期的權宜還要難上許多,也是想讓國民黨拓展未來的人需要思考和處理的真實問題。

柯文哲與民眾黨 - 諸侯和思想是延續政黨之方

柯文哲與民眾黨是兩回事。柯文哲意圖壯大民眾黨,但民眾黨照目前態勢來看,不容易如他預想成長成為足夠的力量。

柯意圖壯大民眾黨的傾向,反映在他早早表示不輕易退正位總統候選位的表態上,因為作為正位候選人才能拉抬民眾黨。同樣,柯也多次表示想避免民眾黨如先前諸第三勢力減弱消逝之情形。這讓他不太可能接受作為副位參選,因為那象徵的也是被其他大黨吸收的可能。

因此,柯以及藍當中的堅壁清野路線,都有即使這次選不上,也不退讓正位總統候選人的理由。

這正反映在藍白合的遲遲未成上。藍白不合,可以說雙方都有理性的考量這麼做。但藍營不合,如前所述,侯是不容易贏下總統之位的;可白不合,柯其實還有機會憑民眾對綠營之厭惡與侯之積弱產生棄保勝出。並且即使此次柯未勝選,下一次仍是時機。

柯真正的問題在於民眾黨未必能如他預期壯大。

有意思的是,這可能與民眾黨內部缺乏自身有力的諸侯(泛指黨內其他有獨自實力的人,未必是地方性質)來延續思想精神有關。

這可以分成諸侯面與思想面:

諸侯面來說,在國民黨裡,你可以成為自身的諸侯;在民進黨裡,你可以擁派系自重;但是在民眾黨中,你有很大機率會被認為只是柯文哲的附庸。

因此,有自身實力或自主傾向的人不一定會想加入民眾黨。即使是跟柯目標理念等相近的人,也未必會想加入民眾黨,反倒是意圖謀求利益的可能會急欲加入。

民眾黨中柯文哲的圖案越鮮明,越不容易在黨內出現夠格的諸侯。

這也是柯文哲的一項弱點。因為有諸侯氣息的人會判斷一個地方是不是容得下其自身的倨傲,而目前看來柯文哲和民眾黨在這方面還很有疑慮。畢竟,要容得下諸侯,就得容許他們能跟黨中央叫板,能擁自身力量充分不受控。

而一個政黨的擴大,也往往伴隨黨內將存有另外的山頭力量。如果缺少具自身實力的人,民眾黨也就缺少在柯文哲之外自主運行的力量。可很多時候正是因為檯面第一人之外還有別的諸侯,才能撐住第一人舞台時間紅利過後的空缺,一個政黨則得以延續。   

20231018-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18日出席2023遠見高峰會-「向未來領袖提問」論壇。(顏麟宇攝)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18日出席2023遠見高峰會-「向未來領袖提問」論壇。(顏麟宇攝)

然而更重要的,是這樣諸侯間的延續,是需要思想作為媒介的。

民眾黨的另一個問題在於,民眾黨的理念,可能不是真正思想層次的理念。如同其主要宣傳的形象,清廉、會做事、以民為本,這些東西更像是實務的運行與運行風格,而非思想。

而風格是個人的,它不帶有那麼強的承繼或延續性質。倘若後續藍綠之中出現施政風格和柯類似的人物,那民眾黨的精神延續就會出現很大問題。

因為清廉、會做事、科學理性等,藍綠之中隨時都有能人可將其拾起,屆時這些人反而能讓民眾黨黯然失色。是思想才能承繼住前人的風勢。

舉例來說,綠營以台灣為主體的核心,就是一個很好延續的理念和思想。即使總統換過一個又一個,但綠營支持者知道蔡英文當完之後,賴清德有實力起來,而且他們承載的是類似的思想核心,也就是以台灣為主體。當思想以自身有實力的諸侯為載體不斷延續時,一個政黨才容易維持。

(至於國民黨,其目前在多數支持者中的主要賣點其實不全然是兩岸關係,而是某種保守主義的氛圍。)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國家的政黨對抗,最終都演變成某種思想和意識形態不同群體的對抗,因為這些都是最容易聚攏人們的分野方式。

一個政黨若想長期存在,需要內部有自身實力的諸侯,以及可以延續的思想。如此,政黨才能夠因為有實力的諸侯以自身為思想載體來聚攏人心。

這也是民眾黨目前的問題。民眾黨一缺獨立而倨傲的諸侯,二缺可供諸侯延續的思想。其所對外呈現的那種理念感,更像是行事風格,而非思想層次的東西。

人民將不會因為一個人長期待在民眾黨,打著跟柯文哲類似的風格就將支持度都轉移到他身上。因為人們知道他不是柯文哲。政黨需要新的諸侯用他自己的魅力去承載思想或精神。

於是,如果柯文哲真的想讓民眾黨延續,而不只是利用民眾黨來選幾次總統,那麼這個政黨容得下諸侯,以及這種彼此互不臣屬的諸侯卻還能夠承繼思想和精神,就是尋求不泡沫化的第三勢力需要思考的問題了。

郭陣營 - 尚有一線活路

郭如今在一番操作後,風勢已大不如前。不僅在此次選舉獨自勝選機率頗低,更包含選舉之後,尤其是若綠營勝選的名聲氛圍轉惡等。而近幾個月當中不當的操作亦是促成今日局面的原因之一,充分映證不當的操作比毫不操作更糟的說法。

此外,如前所述,郭台銘雖和侯友宜有各自不同的個人風格和過往歷史,但都無從應對當今媒體和綠營操作能力。並且郭和侯一樣,在此次選舉中都尚未面臨綠營全面的攻擊。

倘若郭面對綠營真正的攻擊,那麼其過往歷史包含鴻海和其他商業經歷等,有太多的點可以被綠營攻擊到體無完膚,加上郭的個人風格,亦難以應對綠營和媒體的威力。不論後續有什麼變化,郭要以總統正位候選人獲勝機率微乎其微。

因此,郭如今若執意要選正的,可說是騎虎難下,全盤皆輸。但要挽救後續名聲頹勢,除了當他人副手外,其實還存在一條難達成卻仍有可能的道路。

也就是,促成藍白合。

20231010-總統擬參選人郭台銘至中和連署站,企業行號號召百人相挺。(蔡親傑攝)
總統擬參選人郭台銘至中和連署站,企業行號號召百人相挺。(資料照,蔡親傑攝)

藍白僵持不下的情況下,郭和藍白哪一方先合都會對剩下那方造成壓力。這樣的壓力可能迫使剩餘一方也加入合作,因為一旦加入,就會從原本彼此競奪且二打一落單的局面轉換為向綠營爭奪的非零和。此時將最大化三方利益。

倘若藍白合,郭自身不參選,郭將會有非常好的台階下。可謂先前操作都是為了促進藍白合之布局,如此一盤玩壞之局將逆轉成好局。若藍白能真拿下勝局,郭將成為下架民進黨和立委勝利的關鍵。後續不僅名聲留有餘地空間,甚或還帶有能布局和扭轉世局的印象。

但同樣,這是一條不容易達成的道路。因為藍白都有不合的理由,卻也見得由郭這一方外部敲磚的機會。只是這條上策的成功可遇不可求,因此郭還可以考慮中策,就是整合為他人之副手。這中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即使先執行中策,也保有上策的執行空間,可以說是一個很值得考慮的選項。

不過不論是要促成藍白合、自己繼續選或當他人副手,或許郭都可以考慮先換掉幕僚,因為眼前的幕僚既能搞出一堆不合宜的操作,那不論後續動向是什麼,都是可能會繼續失誤的。

綠營 - 當心部落主義之反噬

儘管藍白目前不合,但綠仍未必是穩勝之局。不過綠營在選舉這方面能人輩出,操作能力甚佳,不一定需要評論過多。

倒是近幾年綠營選舉和施政,有一個以往比較隱晦的點開始露出更多跡象和徵兆,因此可以稍微一提,乃是綠營政治上部落主義之反噬。

自某時候開始,泛綠在選舉以及日常政治判斷裡,有越來越明顯的部落主義傾向。

這種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以及強烈在國家內部劃分出敵我族群分野的方式,在過往某段時期也許曾幫助過綠營選舉,但如今這部落主義傾向似乎開始對綠營的反噬多過優勢。

這可能可以追溯至,泛綠長期依靠綑綁台灣認同來固著支持者的方式,卻也加深部落主義。

相比之下,其他陣營這種情形沒有像今日綠營那麼強勢,他們的支持者對對立陣營支持者的敵我分野和敵視,也不若綠營對非綠支持者之強烈。

而近年來側翼加重的話語權則更加深綠營的部落主義。

泛綠的側翼有各種來源的話語權加持,以及更強烈的批鬥異己傾向。有時這種因著小事情而輕易敵我劃分的情況,會凶險到連長期親綠或本身就是綠的評論者,都必須在小心說話和大膽說話但會被批鬥當中做選擇。

當本身親綠的評論者都尚且如此,那麼一般民眾體會到的推力將是更強的。

事實上,泛綠側翼的最後一次有效威力,是用來對付賴清德的時候。而那之所以有效,是因為戰場是在綠營同溫層內。泛綠側翼的影響力如今已不容易擴展至綠營同溫層之外。

綠營當前的部落主義,就是看似同溫層內殺聲震天;但在同溫層之外,效益反而是負面的。

20231013-副總統賴清德舉行「國家希望工程」國政記者會。(蔡親傑攝)
副總統賴清德舉行「國家希望工程」國政記者會。(資料照,蔡親傑攝)

這種泛綠見到自己人不論事情狀況就先挺,見到對立勢力則不論事情狀況就先找地方攻擊的情形,如今阻卻的不只是原本在政治圈攪和的人,也阻卻了多數非鐵綠的群眾。

因為多數人沒有盲目到什麼都要死挺到底。近期就有一組可以對照的例子:

近期農業部和教育部都有一些可被批評的點出現。然而在農業部問題上,團隊似乎選擇採取死挺到底的風格,最終火全面燒到綠營本身並且帶來明顯負面效益;相較之下,教育部雖然先是由基層出面道歉,但是整體動作迅速確實,更重要的是,並沒有露出要全黨盲目挺到底的姿態。因此儘管仍有些負面聲音,但一部分會是談論局處高層的食古不化,並且效應隨議題暫告一段落而暫緩,而非全面延燒到民進黨。(當然,教育部和農業部在近期問題中牽涉的利益有不小差距,或許這也影響到綠營的決策。不過近年綠營在很多時候,即使是很小利益也會全黨護航到底。)

這種綠營近年太過堅守部落敵我之分的情形,反倒讓一般民眾發現他們講的話不太能相信。人們其實是會看出那些說話之人並不在乎當中是非判斷,只在乎是不是自己人的(因為人們很容易發現,如果是自己人,泛綠就找盡理由挺到底,若不是,就找盡理由先攻擊)。

如此結果,就是綠營只能吸到原本就會投綠的鐵票,失之於會影響選戰關鍵的中間選民,也失去擴展吸引群眾的機會。

在這種景況下,泛綠內部出現更多的是擁抱基本教義派。

因為取得基本教義派的支持是最廉價輕鬆的。經營自身個人品牌和地方經營,都是勞心勞力,並且必須面對外部實際考驗。但擁抱基本教義派卻能輕鬆拾取鐵票族群的好處,並且如同中共的諸般鬥爭形式,「寧左勿右」。這「寧左勿右」也是最能在內部鬥爭輕易佔取利益,但卻不會增加外部競爭力的途徑。

舉凡各路盲目相挺型側翼,和擁抱基本教義派的政治人物,他們都不太容易為泛綠帶來新的票源。相反地,他們是在利用、吸取綠營的能量為自己所用。

那些瘋狂亂咬和敵視非綠群眾的人們,對非綠同溫層的支持度不論長期和短期都是傷害大於收穫。在這當中,包含很多側翼行事風格的一個核心,是他們的行為其實只為自身利益。如果做一件事對綠營不利,但對側翼自身有利,那很多側翼是會毫不猶豫消耗綠營來為自己謀利的。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因利而來的那類人。

藉著將自身和綠營以基本教義和部落主義綑綁在一起,越是「寧左勿右」,越是綁架綠營和他們必須親近,越是從當中獲取好處,也越是限縮綠營的道路。

而綠營當前的部落主義,就是吸引了大量這種消耗綠營以為自身謀利的吸血蟲,並且綠營還由各種方式加持加重他們的話語權。

這樣的綠營,不敗也難。即使不是在這次失利,長期來看也是持續殞落的。事實上,這次如果不是因為非綠陣營目前有不同勢力互相傾軋,綠營早就承繼2022的頹勢輸到進入垃圾時間了。

以上,部落主義反噬這點,是其中一個綠營近幾年較為明顯浮現的徵象。它不僅影響選舉上的狀況,也影響了綠營自我修正的傾向。當所有同溫層表達要死挺到底時,縱然有人想改善也不敢太有動作;當有人高舉基本教義的大旗時,原本可以變化的道路又被限縮回基本教義。

這種頗為遵行部落主義的風格,已在先前選舉中展示過它對綠營的負面效果。如果沒有改變,那麼可預料後續綠營還會再因此吃更多虧。至於要不要改,要如何改變等,那就是綠營自己需要考量的問題了。

*作者為作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