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麗喬專文:小國大戰略─台灣面臨的兩大地緣政治風險及「維持現狀」

2023-10-18 07:10

? 人氣

幾年前,台灣曾有分析家認為如果拜登代替川普,美中關係就會改善,台美關係則會弱化。但照上述現狀推敲之,美中對抗的長期格局,將維持不變,且這不受美國總統政黨更迭影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美中對抗,對台海局勢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從積極的一面來說,台灣的戰略地位,由於美中競逐,變得愈加重要。與此同時,華府對台的支持力道也不斷加大,助台抵擋大陸的軍事、經濟、及外交壓力。

從消極的一面來說,美中關係和緩時,兩岸關係一般也會比較平靜。這是因為中國在處理台灣議題上必須顧慮到美方的態度。舉例而言,辜汪會談得以展開,至少有一部份原因是因為中國希望可以加入蘇聯解體後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而兩岸關係的改善則可幫助北京形塑中國的正面國際形象。

反過來說,美中關係緊張時,兩岸關係也可能會較緊張,這是因為北京較不需要投鼠忌器。而美國所形塑之民主獨裁對抗的局勢,令中國有四面受敵的感受。2023年三月,習近平在談話中提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實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圍堵、打壓,給我國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當然,美國的政府官員非常小心地不以「新冷戰」來形容現在的國際趨勢,討論中國時也拒絕使用「圍堵」或「遏制」(containment) 這類名詞。但是,如北大教授王緝思最近直言,中國似乎已不對改善中美關係抱任何期望。這使中國對台更加無所顧忌。

美中對抗對台灣的風險之一,在於當前情勢運作下華府對北京已沒有多少「胡蘿蔔」。國際關係學者都知道,要嚇阻一個對手,不只需要懲罰對手的手段,也需要安撫對手的能力 (credible reassurance):如果對手認為自己就算不輕舉妄動,對方仍會片面改變現狀,那就有可能會鋌而走險。則若北京對華府不抱期望,認為美國想要發起「新冷戰」及利用台灣制衡中國,就算華府希望維持兩岸關係穩定,其嚇阻北京冒進的能力也會減弱。亦即,要成功的嚇阻一個對手,就必須在「棒子」和「胡蘿蔔」的使用上,取得平衡。保持台海穩定,需要軟硬兼施。

同時,美中關係緊張時,中國更有可能會「敲山震虎」,利用對台灣的施壓來測試華府。這不是什麼新鮮事。回望歷史,在八二三砲戰時,毛澤東就曾通過砲擊金門,試探美國保衛台灣的決心(當時的中美防禦條約並不包括金門、馬祖等外島)。而北京近年來的「類封鎖演習」、軍機繞台、軍艦巡航、及對台灣的經濟脅迫,都可被看做是「習近平時代的毛澤東戰術」,醉翁之意不在酒,台灣只是「附帶損害」(collateral damage)。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