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去剝皮也不要當織布工:《穿過了》選摘(3)

2023-10-24 05:10

? 人氣

古羅馬作家普林尼(Pliny)在西元一世紀觀察到,日耳曼婦女都會織造亞麻布並做成衣服穿。到了九世紀,歐洲有許多地方種植亞麻,但從今日瑞士西部一路延伸到萊因河出海口的走廊地帶是最古老的大規模商業亞麻及亞麻布生產地。中世紀晚期,日耳曼地區生產的布料幾乎銷遍整個歐洲,產量在全世界無人能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法國19世紀畫家富阿斯(Guillaume Fouace)1881年的繪畫作品,描繪當時自動化技術興起,手工紡織沒落(Wikipedia/Public Domain)
埃及地區的女性用水平式織機製作素亞麻布的歷史已長達3千年之久,圖為示意圖。(Wikipedia/Public Domain)

但就在這時候,亞麻織工成了社會上某種奇怪偏見的受害者。中世紀德語有句話是這麼暗諷的:「寧願去剝皮也不要當織布工。」另一項聽了讓人毛骨悚然的流行語則說,紡織工比那些「把梯子抬到絞刑架上的人」更可惡。歷史學家認為,織工之所以被惡意中傷,是因為他們在當時雖已專業化並組成行會,但仍無法阻止自製的亞麻布品進入市場。行會組織在十二至十五世紀之間大量興起,遍及歐洲各地,但許多製造用來交易的物品——比方說紡織品及肥皂——直到十九世紀為止也都能在家自行生產。行會針對入會資格、培訓方式、製造品項及商品交易的方式等制定繁雜的規則,目的主要是為了將專業生產與家庭自製區分開來。亞麻織造這項工作遲遲未與家庭脫鉤,人人皆可自行生產——也是一般行會常見的包袱——更是使該行會蒙上污點。

17世紀,各行會面臨原始資本生產模式帶來的全新壓力。為了找尋更便宜的布料銷往外國市場,業者到中歐農村探察門路,以現金向農戶收購商品。農村家庭從此變成外銷布料的生產中心,成為行會的主要競爭對手。這些家庭業者能夠以低於都市織匠的價格出售,是因為他們可以不受規範,盡情使喚家裡的人力;加上本身從事農業生產,就算收入不足以打平生活成本,也不致於斷炊。

行會組織與農村生產體系之間緊張的關係最後演變成公開的敵視對立。1620年代,亞麻行會成員集結起來進軍農村,攻擊競爭對手,放火燒毀他們的織布機。1627年2月,德國齊陶(Zittau)行會的師傅襲擊奧德維茨(Oderwitz)、歐伯斯多夫(Olbersdorf)及黑維斯多夫(Herwigsdorf)等村莊,砸毀當地家庭織工的紡織機,並搶走紗線。

長久以來,工會一直排擠家製織品,不讓它進入市場。他們在垂死掙扎時找到一項強而有力的新武器:性別。在中世紀歐洲,儘管女性在家從事織造大多以自用為主,但也有不少人過去曾是工會的專業織匠。在最初的中世紀工會中,女性可以自由加入成為職人。以中歐西利西亞(Silesia)及上勞席茨(Oberlausitz)為例,當地工會的規章就明定婦女為紡織師傅。13世紀的巴黎有八十個不限性別、15個以女性為主的職業工會,後者包括金線、紡紗、絲綢、製衣等。工會瞧不起家戶生產的情形一直持續到17世紀中葉,原因就在於家庭業者不受工會規範、缺乏專業,卻相當具有競爭力。當時紡織被視為女性專屬的工作,工會成員無法與廉價的家庭織工競爭,便想方設法將女性全面逐出市場。他們設下禁令,拒絕讓單身女性獨自入會。女性的職業角色被限縮到只剩女傭、農工、紡紗工、織工、攤販、奶媽等。到了17世紀末,就連某些傳統上女性專屬的工作,比方說釀造啤酒、接生等,也沒有她們的立足之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