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衡哲專文:從《新潮文庫》到《台灣文庫》的心路歷程

2023-10-03 05:40

? 人氣

1982 年張良澤遠從日本來南加州宣揚「台灣文化」,那時他給一百位優秀同鄉測驗「台灣文化常識」,結果只有五位同鄉及格,當時的同鄉會長許英智說:「我一生考試從未考得這麼差,讓台灣人不知道有台灣文化的存在,國民黨的教育在這方面非常成功。」這句話對我是當頭棒喝,因此下決心要奉獻臺灣文化的宣揚,於是在1983 年10 月31 日在南加州Cerrito 市華國飯店正式成立「台灣出版社」,志同道合的股東約有30 位,並於1984年3 月15 日正式推出三部台灣文化名著:《江文也的生平與作品》、《無花果》、《自由的滋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三部書,都是當時戒嚴時期的國府禁書,也都是促成我「台灣意識」覺醒的書,而且具有永恒的文學價值,我們都希望透過這些書,能普遍讓海外同鄉萌發「台灣意識」。在陳芳明起草的「台灣文庫緒言」,表明了我們的出版理想:「台灣人曾經有過極為漫長的尋根歷史,卻忘記自己的根,早己深植在自己的土地上。將近四百年來,世人公認為美麗島的台灣,已經發展出獨特性格的「文化傳統」。但是,由於歷史的扭曲,這份「文化傳統」如果不是被矇蔽,就是變成禁果。

把歪曲的島嶼扶正,把缺漏的歷史填滿,將是世世代代台灣人無可旁貸的責任。「台灣文庫」的發行,便是要撥開現實的迷霧,讓台灣人看清台灣人的真正面 。在這些珍貴的文字紀錄裡,我們可以見證台灣的美與痛苦、夢與現實,同時我們更期望「台灣文庫」能夠為「台灣文化」置下一塊牢固的磐石。」

這套「台灣文庫」,我邀請張良澤擔任顧問,並由陳芳明、張富美與我共同主編。我們推出許多受到台灣當局禁止刊行的台灣文學、歷史、哲學、藝術和傳記各領域的名著,在台灣尚處於戒嚴的80 年代時期,「台灣文庫」的出版使海外台灣人更進一步瞭解自己祖國的文化以及台灣多元歷史面目,豐富的人文內涵及先賢追求理想的艱辛歷程,到1997 年我返台服務之前,共出版42 部,在海外頗受同鄉歡迎,其中以《自由的滋味》、《無花果》、《浪淘沙》 解嚴後,李登輝民主時代來臨,1989 年美國「台灣出版社」授權台灣「前衛出版社」在台灣發行這套叢書,結果賣了五千套「台灣文庫」的前面15 本套書。於是這套有良知的知識分子智慧與經驗的結晶所完成的作品,同樣也在台灣知識界造成不少震撼;透過「台灣文庫」,重新建構台灣人的價值觀和歷史認知,在台灣出版史上似乎也繼「新潮文庫」之後,產生了一些影響力。

這套「台灣文庫」雖然讓不少藝術家和作家出土了,恢復他們的歷史生命,但我個人卻成為國府黑名單,父親在1984 年病逝台灣時,我也無法返台,盡人子最後的孝道。1987 年底父親去世後三年,在台灣解嚴之後透過陳五福與當時副總統李登輝的協助,我才有機會跟「北美洲台灣人醫師協會」的同仁楊次雄、林逸民、陳惠亭、周烒明等一起回到睽別十七年的台灣。那時我才有機會拜祭父親之墓,流下慚愧的淚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