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衡哲專文:從《新潮文庫》到《台灣文庫》的心路歷程

2023-10-03 05:40

? 人氣

1968 年,我在紐約第一次參加同鄉會,聽完周烒明、林榮勳、蔡同榮、陳隆志等五位博士演講後,我的台灣「政治意識」才覺醒過來,在台灣時,我一直認為不是國民黨反攻大陸,就是由中共統一台灣,從沒想過台灣人也可以自己當家作主,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而不必在自己的土地上過著二等公民的生活;不久黃文雄、鄭自才的「刺蔣事件」、彭明敏的「民眾大會」、黃彰輝領導的基督教長老教會「自覺運動」相繼發生,更堅定我在政治上的「台灣意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雖然我的政治上的「台灣意識」覺醒了,但是在文化上,我仍然是「大中國主義」者,因此我七十年代初期,在紐約與詩人楊牧主編24 部「新潮叢書」系列時,除了陳芳明、施叔青之外,都是海外中國作家的作品,而忽略了台灣優秀作家的作品。

台灣「文化意識」的覺醒是林佛兒「林白出版社」出版吳濁流《無花果》不久在台灣查禁。我到美國才讀到這本書,雖然只有最後18 頁才開始描寫「228 事件」,但卻是我瞭解「228 事件」的開始,此書不僅是吳濁流的自傳,也是台灣近百年來的歷史縮影,雖然吳氏是客家人,卻是我台灣「文化意識」的啟蒙者,對我一生的影響非常深遠,我由認同中國文化回歸到認同台灣文化,此書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此書中,吳濁流描述原本以為自己是中國人,受日本督學公然侮辱後,他跑回自己祖先的原鄉:廣東梅縣,這才發現回到所謂的故鄉,面臨的竟是語言不通,思想觀念不同的窘境,這才讓他頓悟:「漢人的祖國,早在明朝滅亡時就結束了、消失了,只有台灣才是他真正的故鄉,這是他由中國人回歸到台灣人的心路歷程。」

1972 年參加鄭紹良主持在紐約希爾頓飯店舉行的1200 人台灣民眾大會,第一次聽到彭敏明逃亡海外的第一場動人演講,接著又讀了他的英文自傳 “A Taste of Freedom” ,又是一次心靈的震撼,接著又接觸楊逵的《送報伕》、柯喬治《被出賣的台灣》、史明《台灣四百年史》、以及張良澤主編的鍾理和、吳新榮、吳濁流、王詩琅全集,才發現台灣30 年代作家的水準,並不比對岸的中國差,經過以上這些書的洗禮後,我的台灣「文化意識」終於全面覺醒,但是我跟海外華人作家夏志清、於梨華、鍾玲等仍然保持友好的關係,1975 年台灣發生「鄉土文學論戰」,更促使我全心投入台灣文學與台灣文化的研究。大約在1976 年左右,我們在紐約的台灣文藝工作者:洪銘水、謝里法、陳錦芳與我等人成立「台灣文藝沙龍」,每個月聚會一次,大家輪流做主題演講,直到1978 年我移居南加州,才結束這段大家探討「台灣文化」的沙龍活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