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這樣下的台灣

2023-09-05 05:30

? 人氣

信義區百貨大樓,逛街人潮。(資料照,顏麟宇攝)

信義區百貨大樓,逛街人潮。(資料照,顏麟宇攝)

曾幾何時台灣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熱誠不再、信賴不再、誠懇消逝、相互的協助消失,比拚的卻只是財富:花錢的速度、昂貴的購買力與豪華的生活享受,孩子要的是高消費的產品、上的是有外籍語文的單位、家中有外傭的伺候,出入的是吃食玩樂的鑑賞,想問:有了這些,我們缺了什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前的台灣人,大家都會努力工作,大家一樣的窮,可大家會相互的幫助,缺了錢,起會大家都會接濟上一手,孩子們相互玩耍,沒有玩具自己做,沒得玩耍大家一起到處跑著運動起跳,有時還會向種玉米與番薯的「借」幾根玉米或番薯起土灶烘烤著吃,沒事也可將土泥巴灑上水做成一個個的泥巴球往泥水牆上扔擲,以比賽黏在泥牆上的時間長久度,再沒趣,就去田野間拔草鬥蟀或抓蜻蜓、蝴蝶,之間的吵鬧都會在隔夜後消彌;女孩玩的辦家家、擲沙粒包、做女紅、畫素描;想看書,跟爸媽要幾角錢或是一塊錢就可以向租書店借幾本書看個幾天,要看電影,就得等考試過了拿到成績單才可以了;生活上經濟是不寬裕,但沒有人會繃著臉過日子。

如今台灣經過了亞洲四小龍的風華後,人們漸漸的脫離了較貧困的日子,但是精神上是否保持著「沉靜」的平穩?「錢」的豎立,在一波波的選舉與政客的教導下,也在政治人的有意操弄下,人心逐漸向錢低首彎腰,甚至跪服。這幾年來掌握政權的人更是再接再厲的撥弄著人心,測試著人民對於錢或對是非黑白的評定與忍受標準;年輕的一輩人缺乏正確的帶領,更缺乏擁有足夠的判斷力下而隨波逐流,眼睛所見與耳朵所聽入的訊息席捲著內心的焦慮而演變成虛榮的嚮往,可是受同儕間的互動有效性影響而喪失了自主權的意識,跟隨成了唯一的選擇,而和稀泥成了交友的必要配備。

而孩子的父母忙著賺錢,忘了當父母的責任,小時媽媽整天必須工作賺錢,但是仍會撥空煮食與看看我們的學習情況,現在的父母卻是用錢打發了孩子,孩子用錢打發了三餐,更打發了寂寞與孤單,所以錢也可以來打發學歷的缺乏。而政府用錢買民心,但是這錢卻是吃剩下的零錢,卻成了貧困下人民的小確幸,而分錢的那些大人們,卻個個都成了餘食贅行下的前後最佳對照看板。

上不正則下歪,為什麼老話總是準到像是一種詛咒?以前有官箴,如今守住官箴的能有幾人?個個在比賽誰能壞到骨子裡卻可以安然無恙?色到最下流依然是個穿著衣裳的兩隻腳動物,人民的嘴還來不及張開,又出現了更詭異的言行在敗壞著這個來不及反應下的社會。

接下來的台灣是否必須要面臨著失了道、德、仁、義、禮後的昏亂階段?但接續的能人是否確可力挽狂瀾?面對台灣的內憂外患,撥亂反正下的氣候,試問:誰願意捐身?誰能為台灣「忍辱受垢」?誰能面對「不祥」而勇於承擔?值此紛擾之際,怪力亂神請別再爭寵,讓台灣一直以來的幸運都能在百姓的憨厚中繼往開來!

天佑台灣!

*作者為服務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