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鴻源觀點:對日本投降78周年紀念日的省思

2023-09-03 07:10

? 人氣

1949年10月底,老蔣抵台灣時也說,中共已在10月1日於北平建立新中國,舊中國已滅亡。三年前,國際法學者汪浩也說,1950年3月1日,老蔣在台灣非法復行視事,所建立的國只能叫「中華民國台灣」,也是蔡總統三年前就職時所說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51年9月8日簽署舊金山和約。(維基百科)
1951年9月8日簽署舊金山和約。(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當時駕駛B-29轟炸機伊諾拉蓋伊號的機組員之一的范柯克,8年前在美國亞特蘭大近郊一處養老院過世,享壽93歲。他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當時他才24歲。他在2012年出版的回憶錄中表示:「投出原子彈的意義在於結束大戰,並將美日雙方損失控制在最低,他並不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但強調人類不能再次使用核子武器。」

原子核裂變發現時是1938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前夕,歐洲許多科學家受到法西斯的迫害逃亡國外,他們聽到德國正加速研究鏈式反應,感到萬分焦慮。首先發現核分裂的是德國科學家,如果納粹利用核分裂製成原子彈,其摧毀的力量遠遠勝過當時的一切武器,那大戰還有什麼好打?如果有這樣的武器,對殘暴不仁的納粹黨而言,絕對會用在其他不投降他們的國家身上。

當時流亡在美國的匈牙利物理學家西拉德、維格納等人,一起拜訪也在美國作客講學的愛因斯坦,因為他是原子彈理論基礎–相對論的發現人,沒有人可以忽視他的意見,所以他們希望借助他的名望給美國總統羅斯福寫信,以敦促美國趕在納粹德國之前造出原子彈。

愛因斯坦當然知道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在1939年8月2日,他簽發了著名的給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信,促請美國進行原子彈的研究,並警告德國可能已經展開原子彈的工作了。羅斯福雖然簽署但並不積極。直到1942年夏天,德軍幾乎攻佔整個歐洲,日本也佔領東南亞,且德國已經在其首席科學家海森堡的主持下進行原子彈的研究,在這緊張的一刻,美國開始了人類史上最緊張的努力。

羅斯福總統於是下達命令,以製造原子彈為目標,成立了最高機密的《曼哈頓計畫》,負責這個計畫的是加州柏克萊大學猶太裔物理學家歐本海默,他集合數千名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科學家在新墨西哥的小鎮基地阿拉摩斯做研究,其中負責原子彈製造的主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義大利科學家費米

1945年7月,原子彈試爆成功,但是當時納粹的德國已經投降,日本還在頑抗。8月6日,投彈消息傳來,杜魯門和許多官員興高采烈,但是大多數參加《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們卻心情沉重。愛因斯坦曾痛心地說:「當初致信羅斯福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錯誤和遺憾,早知如此,我寧可當個修錶匠!」

原子彈在廣島上空引爆,產生巨大的蕈狀雲。(圖/取自維基百科)
原子彈在廣島上空引爆,產生巨大的蕈狀雲。(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其實愛因斯坦不必為此感到愧疚,因為美國之所以如此做,實在是日本軍隊太頑強了,曾對盟軍艦隊與官兵造成重大傷亡。如果不如此做,日本不會投降,將來盟軍登陸日本,勢必要多投入百萬部隊,犧牲數十萬官兵生命。何況與當時日本在中國與東南亞所造成的諸多暴行相比,兩顆原子彈所造成的傷亡,實在微不足道。誠如麥克阿瑟將軍所說:「勝利無可取代,對好戰國家而言,以戰止戰是唯一的辦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