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心屏專文:蕭菊貞─南方鐵道一趟不寂寞的旅程

2023-08-18 05:50

? 人氣

冒著蒸氣的復古火車吸引許多民眾拍照留念。(圖:上善醫文化工作室提供)

冒著蒸氣的復古火車吸引許多民眾拍照留念。(圖:上善醫文化工作室提供)

在電影院看到《南方,寂寞鐵道》預告片,也許是那樂音、也許是那穿越綠色山頭長長的軌道,霎時讓我感到一種幽長的寂寞,也想探索那寂寞,當下便決定要看這部電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思想「南迴鐵路」是什麼?身為一個台北俗,非常無知的我,一時之間腦袋裡好像只有很久以前播過的新聞–「南迴鐵路搞軌案」,除此以外,竟然一無所知。汗顏之餘,估狗了相關資訊,當年艱鉅而漫長的施工過程,還有鐵道迷穿越無人山徑、費力攀爬才能拍到絕佳角度的執著熱情,都是那麼吸引人;然而,拍這樣的一部紀錄片有多難?導演蕭菊貞花了六年才完成,最初為什麼會挑戰這樣難的題材呢?

聆聽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專訪蕭菊貞(約46分鐘)

南迴鐵路的呼喚 蕭菊貞投下六年心血

「現在想想,還好有拍…」,蕭菊貞說。「這部片6、7成畫面現在都看不到了,全線電氣化,都是電線桿、電車線,第1代南迴車站站體、月台全部改變了,很多列車退役了,也有幾位受訪者去世了。那時我們拍下,就留下了。」蕭菊貞回憶拍片過程之辛苦,其實可以因為任何理由停下來,因為是她一人獨力推動,在民間找資源完成,沒有受任何單位委託,完全靠意志力和熱情。

火車車頭的空間很狹窄,司機員在駕駛台上的鏡頭大多是由蕭菊貞親自掌鏡。(圖:上善醫文化工作室提供)
火車車頭的空間很狹窄,司機員在駕駛台上的鏡頭大多是由蕭菊貞親自掌鏡。(圖:上善醫文化工作室提供)

最初想拍鐵道題材,是想為台灣的鐵道留下紀錄與故事,認識她的朋友都把她往南迴推:「導演,妳趕快!」讓她彷彿被南迴呼喚過去。探訪台灣環島鐵路系統這最後一段還沒電氣化的路段,真的很美!「從枋寮出發,右邊是台灣海峽,走著走著,四周是魚塭、蓮霧園,往左一轉,進入中央山脈南段一連串的隧道、高架橋,兩邊這時變成愛文芒果,穿越隧道後看到的已是太平洋,短短98公里的景色,大山大海與自然作物完全不同,進入台東又變成釋迦園…」

被傳統鐵道即將改變為電氣化的急迫感和美麗所吸引,衝動之後就要承擔,怎麼拍?南迴鐵路一拐進山區後,與公路距離很遠,地圖上沒有其他的路,卻看到很多人拍下壯觀的火車大景,於是蕭菊貞去問那些鐵道迷,都在哪裡拍的?第一位攝影師說,「妳是真的要拍嗎?我帶妳去。但妳有開山刀嗎?四輪傳動車?怕不怕蛇?」她為了拍攝只好都說沒問題,跟著鐵道迷的足跡才發現,要爬電塔、墳墓區、垃圾山…。《南方,寂寞鐵道》片子一開始就讓觀眾從鐵道迷的執著與視角,感受人們與鐵路之間的情感溫度。

鐵道迷必須費力攀爬無人山徑才能在高處以寬闊的角度拍攝南迴鐵路。(圖:何駿逸提供)
鐵道迷必須費力攀爬無人山徑才能在高處以寬闊的角度拍攝南迴鐵路。(圖:何駿逸提供)

「鐵路乘載的不只是幾點幾分到哪裡,不只是硬體工具,真正迷人的是庶民生活的軌跡,載著人繞著台灣轉,從日治時期的台灣基礎建設,有多少台灣人重要的移動都依賴鐵路、縣市發展也都由火車站為軸心展開。如今火車站周邊多是最熱鬧的老城區,居住的聚落也沿著鐵軌發展,火車是閱讀台灣非常好的視角」。

以時間釀成的電影 散發自然熟成韻味

《南方,寂寞鐵道》動人的還包括鐵道工作者一生懸命的職人精神。蕭菊貞說,台灣主要鐵道建設始於日治時期,很多前輩現在都年事已高,一生只做為鐵道服務這一件事,當穿上制服、戴起大盤帽,強烈的榮耀和使命感上身,很多人的後代更傳承上一代的任務,成為鐵道工作者是家族的榮光。

「這部片對我來講是用時間釀故事,我還出了本書,因為想把拍攝過程跟大家分享。訪問搞軌案司機員吳奇泰,我等了足足3年,至今沒有人訪問過他。有媒體問我、映後也有觀眾問,為什麼妳片中的這些人看起來如此自然,這麼會講話?甚至有哲學家的味道,導演寫了腳本給他們嗎?我只是跟他們成為朋友,讓他們信任我。前線工程人員很少跟外界接觸,直到看了我1、2年,甚至每個關鍵重要時刻都在現場記錄,慢慢開始有人願意分享故事;還有人說,太感動了,經過30多年,終於有人想起我們了,導演我手上有些東西妳要不要看?導演我還認識某某,妳想認識嗎?我是以時間讓這部片自然熟成。

南迴瀧溪站,只有一個站務員、一隻老黑狗,蕭菊貞被問為什麼要到沒有人的車站,而且動輒待上一整天?「我想拍的是認識這個站、感受這個站的孤單寂寞,我想看到這個站的溫暖,我必須花時間去認識它。」

蕭菊貞不只是導演,片中由她親自旁白、親自採訪受訪者,車頭的空間很狹窄,司機員在駕駛台上大多是由她親自掌鏡。「拍火車難度很高,98公里多,從台灣海峽到太平洋,這麼長的路途,中間穿越群山,無法開車追,拍攝吃足了苦頭,要分好幾組人馬,在車站、車頭、山上…,才能從不同角度拍攝一列車」。除了地理空間,還有橫跨30多年的時間空間,她形容當時是狠下心來決定拍這部片,其中有太多辛苦,從開始拍攝到上映總共6年,放映過程中看到觀眾感動覺得受到鼓勵,有人已經看了兩三遍,也有很多人想保存,追問會不會出DVD?「幸好自己有堅持完成,如果當時真的放棄沒做,這些紀錄也都流掉了。」

鐵道迷必須費力攀爬無人山徑才能在高處以寬闊的角度拍攝南迴鐵路。(圖:何駿逸提供)
南迴鐵路中間穿越群山,圖中的蕭菊貞必須指揮好幾組人馬在車站、車頭、山上…,才能從不同角度拍攝一列車。(圖:上善醫文化工作室提供)

記錄人生 彷彿多活了好幾種角色

蕭菊貞大四時拍第1部紀錄片就獲獎,問她為何始終鍾情於紀錄片?她說自己是個喜歡說故事的人,也坦白有段時間拍到很累,面對真實的情感、命運、現實的殘酷,會覺得很疲憊,「我好像無能為力改變他們的命運?有時拍著拍著因為與這群人有了感情,又會有些顧慮,怕會不會傷害到他?所以我也嘗試寫成劇本,變成虛構的故事呈現。這很像繪畫,有時適合寫生、有時適合抽象畫或印象派,都是在記錄這些事件,只是形式不一樣。」

1999、2000年蕭菊貞連續兩年拿到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一位電視記者請她以一句話形容拍紀錄片的感受,當下她的腦袋一片空白,一句話?認真想了想後說:「紀錄片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體會生命的無常」。

「拍紀錄片的過程像苦行僧在人世間行走,看到不同的生命樣態,當他們願意敞開讓你走入,並分享他們生命的時候,就像閱讀他的生命,你要去同理他的困難和各種挑戰、分享他的喜悅,那是很珍貴的。我的一生原本僅扮演蕭菊貞的角色,但因為拍紀錄片,我會明白司機員的工作,知道他們承受的壓力,我也拍過政治受難者、老榮民、球員…,每一次拍都全然投入,去理解他們。我好像多活過了好幾種人生,所以我回答那位記者的答案是很認真的。」

蕭菊貞希望《南方,寂寞鐵道》像一趟旅程,從認識這條鐵道和車站開始,認識人、走入時光隧道認識歷史,最後回到情感。「這會是一趟情感飽滿的旅程。」

《南方,寂寞鐵道》片中動人的還包括鐵道工作者一生懸命的職人精神。(圖:上善醫文化工作室提供)
《南方,寂寞鐵道》片中動人的還包括鐵道工作者一生懸命的職人精神。(圖:上善醫文化工作室提供)

談起後製剪輯長達7、8個月,蕭菊貞笑說很可怕,剪接師最討厭導演這個想要、那個也想要,也會有人不停跟她說,進電影院這麼長沒有人要看,所以必須做出選擇。「我很喜歡用『廚師』來形容導演的功課,採買了很多食材回來,不能把所有食材都塞給食客吃,過程中必須選擇,得認識食材特色,搭起來會成為什麼口味?選擇食材後也必須決定是紅燒、清燉,還是麻辣?如何彙整與梳理,是敘事的挑戰。」

曾經在一場映後座談,當眾人圍上來要蕭菊貞簽名時,她瞥見一位戴著口罩的婦人,始終站在角落掉眼淚,她上前問候時,對方謝謝她幫台灣歷史留下紀錄、給鐵道家屬帶來安慰。原來婦人的先生在幾年前的一場寒流中,在七堵站執勤時中風倒下,婦人到電影院前特地跟病榻上的先生說,今天要來看一部「你們的故事」。

「有些被拍到的人會跑來相認,你看看生命多奇妙、因緣多奇妙,很多人會跟我分享他們的鐵道故事和記憶,這些人原本素昧平生,能因為這部片而有這樣的連結,很溫暖。」

當我看完這部電影,的確感覺溫暖。從6月9日上映至今,蕭菊貞笑說,6月有閃電俠、變形金剛和蜘蛛人,中間經過不可能的任務,現在身邊好友是芭比海默,一部紀錄片能走這麼久不容易,但仍希望被更多看見。

同一時間,《南方,寂寞鐵道》有一個小老弟也同時誕生–拍池上農民的《稻浪上的夢想家》,另外蕭菊貞也正在拍一部台灣科技歷史。「有哪個地方能像台灣這麼特殊的存在?我們能成為現在的我們,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一群人,這麼小的島可以孕育出如此豐富的文化、經歷如此複雜的歷史,現在又成為全球矚目焦點,因為它繼續複雜;我們都應該理解這裡發生過什麼事。台灣經歷過戒嚴,那時很難有民間書寫,尤其六七零年代,整個大時代的轉變,有很多東西被過度簡化,沒有被整理,好好留下來,現在不整理,要拿什麼交給未來的年輕人?」

九十八公里長的南迴鐵路,沿途的山海景色與自然作物隨著列車移動而變化。圖為電氣化前由鐵道迷拍攝的大景。(圖:何駿逸提供)
九十八公里長的南迴鐵路,沿途的山海景色與自然作物隨著列車移動而變化。圖為電氣化前由鐵道迷拍攝的大景。(圖:何駿逸提供)

拍紀錄片已經成為蕭菊貞的使命。即便尋求贊助不易,她說:「想太多就算計太多做不下去,不做就沒了,還能做就再做一點…」

「希望大家能多支持紀錄片創作!紀錄片其實是很精彩的!」

冒著蒸氣的復古火車吸引許多民眾拍照留念。(圖:上善醫文化工作室提供)
始終鍾情於紀錄片的導演蕭菊貞,到趙心屏的podcast節目談她花了六年時間完成的《南方,寂寞鐵道》。(圖:作者提供)

聆聽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專訪蕭菊貞(約46分鐘)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前台視、東森主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