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脫維亞學者:中國與中東歐的「16+1」合作,目前已淪為「殭屍機制」

2023-07-21 14:34

? 人氣

拉脫維亞的貝爾齊尼亞-切倫科娃說,由習近平主導這個機制不僅於事無補,反而對挽救這個機制不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方面,這當然聽起來非常嚴肅,但另一方面,我們確實明白,對於這種形式來說,這意味著更沒有什麼具體的成果,因為至少總理的一些職責更多地是為這種形式中的目標而設定的,而主席的職責,即使他是中共總書記,並不是為了這些目標而設定的。所以我想這也發揮了作用,並將其越來越多地推向象徵性領域,而沒有真正的可交付成果,」她說。

台灣駐維爾紐斯的台灣代表處裡擺放的台灣與立陶宛旗幟。 (2022年1月20日)
台灣駐維爾紐斯的台灣代表處裡擺放的台灣與立陶宛旗幟。(2022年1月20日)

2021年3月,立陶宛宣布退出這一機制。它也因為允許台北在維爾紐斯設立以「台灣」冠名的代表處遭到北京的經濟報復和外交打壓。2022年8月,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在協商後於同一天也宣布退出這個機制,表示這個機制沒有提供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但仍然可以通過雙邊以及歐盟進行合作。波羅的海三國退出後,這一機制由原來的「17+1」成為「14+1」。

有學者把目前的這個機制稱為是「殭屍機制」。貝爾齊尼亞-切倫科娃說,該機制雖然還有14個國家,但它們參與的興趣大減,再加上新冠疫情的衝擊,一些國家正在辯論是繼續留在裡面還是退出,它基本上是名存實亡。

「所以,是的,我想說,它肯定沒有在蓬勃發展。如果我們繼續用生與死的比喻,那麼,現在我們可以說它正處在生命維持系統上,」她說。

這位學者說,眼下,在波羅的海國家,中國並不是一個非常顯眼的角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