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習會」後開始融冰?《美國之音》:美中關係回不去,雙方進入「冷和平」階段

2023-06-20 17:00

? 人氣

胡逸山:「布習會」象徵意義大於實質

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胡逸山(Oh Ei Sun)對《美國之音》表示,布習會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不過未來包括中國外長秦剛回訪美國,美國財長、商務部長後續訪華,都是可期待的發展。但雙方能否做出緩解緊張關係的實質舉措,仍有待觀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胡逸山也說,美中兩國緊張關係的冰山一角「或有些微融化,但海面下的冰山恐仍深不可探」。尤其拜登面對來自兩黨鷹派的壓力,不太可能對中國讓步;中共為了維持統治權威,也不可能對美國示軟。他認為「這兩個大國之間對抗的姿態,應該是我們要慢慢接受的一個現實。只能盡量使衝突不太會擴大化,或者衝突不會升級為使用核武。」

沈丁立:美中關係趨勢向好

上海的國際關係學者沈丁立對《美國之音》表示,去年底的中美元首峇里島峰會是兩國關係的第一次融冰,布習會則是第二次融冰。不過沈丁立也說美中關係「還是很冷」,「去年底拜習會後的溫度只達30度,但今年2月的間諜氣球爭議又讓兩國關係降到20度,而今日的布習會則讓兩國關係回溫至25度」。他希望年底在舊金山的「拜習會」若能成行,兩國關係或可進一步升溫。

沈丁立說,布林肯此次訪華,已經「是按照雙方最好的方案進行了,雖然從內容上來講,象徵性比較大。不過,中方列出了未來關係發展的穩定性、可預見性和建設性」,也新增了工作組,就是希望美中關係穩定地改善,不再繼續惡化,這也符合美國追求「護欄」的期待。他說,即便在最棘手的台灣問題上,只要美國明確不支持台獨,美中兩國都有迴旋和合作的空間,因為他說,中國也不急著馬上統一或武統台灣。

喜歡這篇文章嗎?

國際中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