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像個中風傾斜的國家…」陳美伶:地方創生不能自嗨,今年要向企業界敲門

2023-06-18 08:00

? 人氣

她也提到,目前仍有一些傳統法規還未鬆綁,導致部分地方創生團隊計畫窒礙難行。就以食農教育來說,本意是希望讓人們從產地到餐桌有個良好體驗,但是根據現行法規,想要在從地上建造餐廳,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另外,台灣很多老屋是從日治時代留下的木造房子,它們並未列為文化資產,地方創生團隊希望能夠活化這些老屋,修建後卻因為法規限制,只能開咖啡廳或提供輕食,可使用的項目太過侷限。陳美伶說,在某個南部縣市,盤點發現有5000、6000棟類似的木造房子,如果好好整頓,形成獨特聚落,就能發展地方特色。

地方創生不只是青年課題 壯世代也應積極參與

對於地方創生,各界多所期待,長期致力推動「壯世代」理念與政策倡議的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理事長吳春城,就曾向陳美伶建議,地方創生也要納入壯世代,借重他們寶貴的經驗促進地方發展。

陳美伶強調,她非常推崇吳春城的看法,其實在推動地方創生的過程中,從來沒有將此議題和青年返鄉或青年創業畫上等號,只是相關政策經常綁在一起,讓人誤以為地方創生僅僅是年輕人的課題。

(延伸閱讀:政府高喊「高齡科技產業策略」,可惜卻劃錯重點!壯世代:照這政策方向就完蛋了

她指出,地方創生必須是全民共創,因為成功無法複製,但經驗可以傳承,老一輩的經驗和文化底蘊都是非常重要的,期待老、中、青三代共襄盛舉,並將教育視為最後一哩路,從小培養人們對地方的關愛和參與能力。

「我們這一輩的人享受了台灣經濟成長和民主化帶來的好處,是最有錢,也是最有經驗的族群。」陳美伶認為,如今台灣發展不均衡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壯世代不能只是吃喝玩樂、遊山玩水,把問題全部丟給年輕人承擔,應該也要挺身而出,利用剩下的黃金歲月為社會貢獻一己之長。

主動向企業界敲門 深化ESG連結

地方創生擘劃美好願景,但不能只是「自嗨」。陳美伶坦言,最近有感於自己困在厚厚的同溫層,今年要主動向企業界敲門,在ESG方面有更深入的連結。

陳美伶指出,台灣上市櫃企業或者營業額達到一定門檻的公司必須提供ESG報告,大家對於環境保護(Environment)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努力有目共睹,但在社會責任(Social)方面則不夠精實,也沒有很深的內涵。

然而,地方創生的團隊在各地方所做的內容與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是相符的,每個團隊至少可以從17項目標中勾出3項,「多不見得是好事,重要的是集中Focus在這些項目上。」

(延伸閱讀:ESG比你想的好玩!這家公司用52件事愛地球,沒有KPI壓力,員工照樣玩嗨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彥呈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