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在歐洲大打外交戰:台灣部長級官員輪番出訪,中國總理李強下週也要訪歐

2023-06-16 14:07

? 人氣

歐洲對華立場分歧?中國挑戰很明顯

而且近兩週來,台灣共有4位部長級官員出訪歐洲。因此,沈有忠教授認為這代表台歐關係正在全面升級。他告訴美國之音:「(台歐關係)很多點都有突破,那個點就是不同的議題面。以前大概就是說晶片、或者自由人權和價值,現在可以看到像共同防止假訊息、資訊安全的一些合作,甚至未來也不排除台歐之間經貿議題的提升。像拼圖也好、像堆積木也好,它(台歐關係)一定是一塊一塊放上去。歐盟的這些國家注意到台灣的利益,或者說也把台灣視為是自己國家利益的一部分,在這樣前提底下的話,雙邊貿易的推進是可以預期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歐洲各國與台灣的關係應進展到什麼地步?他們在美中衝突間又應扮演什麼角色?歐洲各國若未達成共識,中國是否會趁機見縫插針、分化歐洲?

對此,馮儒莎認為,歐洲在這些議題並不一定存有歧見,相反地,歐盟成員國已一致認為,有必要重新平衡與中國的貿易,且著手建立投資篩選機制、外國補貼規則、反脅迫機制等必要工具來降低對中貿易的風險。她說,俄烏戰爭中,北京選擇支持俄羅斯,反而站在歐盟成員國的對立面,在此氣氛下,「北京將更難分化歐盟」。

傅賢毅也說,歐洲針對兩岸的辯論已翻篇,對華政策的基本輪廓也已成形。傅賢毅告訴美國之音:「歐盟和歐洲國家在外交政策方面以行動緩慢著稱,但過去幾年(政策走向)的轉變其實是相當驚人的。儘管仍存有分歧,但我們正在一種新的典範內進行討論。除了法國之外,幾乎所有人現在都承認中國是個挑戰,且與中國的合作,需緩解風險。」

傅賢毅:歐洲不能袖手旁觀台須助歐「知中」

歐洲外交關係協會6月7日民調顯示,如果美中因台海發生衝突,62%的歐洲受訪者希望保持中立,頗有置身事外的意味。對此,傅賢毅分析,台灣持續遊說西方和歐洲民眾,並對俄烏戰爭和台海衝突的關聯提出警示,某種程度已博得歐洲人的同情。但對歐洲來說,台灣遠在天邊,台灣須讓歐洲人認清,不能袖手旁觀,如果中美間因台灣開戰,任何保持中立的努力都將徒勞無功。

傅賢毅說:「我們在與中國討論時,須明確表態,我們不樂見任何對現狀的破壞,我們不樂見中國威脅台灣。即便是最壞的情況下,我們也不樂見中國攻打台灣,因為這代表中歐關係也將徹底決裂。」

東華大學的馮儒莎也說,台灣須持續接觸歐洲國家,並有效溝通,以增加歐洲人對兩岸關係複雜度的了解。她說,全歐盟對此議題知之甚少。隨著歐盟重新評估對華關係,她建議台灣積極幫助歐盟成員國提升「知中能力」,包括中文教學和人員交流,以擺脫台灣的孤立狀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