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不健康餘命真沒救嗎?全人正向生命教育讓其成功老化又有尊嚴

2023-06-04 05:30

? 人氣

老人,示意圖。(資料照,林韶安攝)

老人,示意圖。(資料照,林韶安攝)

台灣即將邁入一個具高不健康餘命的超高齡社會。樂齡長者的身體健康和功能逐漸下降,會產生對自我壽命和生命價值的疑問和不安。若其生命有意義和目標,且能夠擁有感受他人痛苦和需要的同情心或能積極建立自我價值觀和自我意識之精神關懷,無論從教育到政治領域,或從醫療保健到商業管理,從各領域發揮其最大的價值,推動社會進步。但其亦也可能經歷親友的死亡,陷入悲傷和哀悼,無法如《生命中最後的階段》(The Last Stage of Life)作者的約翰·戈多曼(John W. Gardner)將死亡看作是一個自然且不可避免的過程,並強調人們應該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尋求內在的平靜和和解。雖然哈羅德·庫欽斯基(Harold Kushner)在《為善良的人謀福音:當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時》(When Ba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認為人們應該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個自然過程,並學會在面對死亡和苦難時保持信仰和希望。但當面對死亡,仍會使其感到失落、孤獨和無助。然適當的悲傷和哀悼反而可使人們處理失去和痛苦,或許通過與親友交流、參加支持小組和尋求專業幫助,得走出陰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對這生命的必然結局,不同文化從宗教信仰到葬禮儀式,亦體現了不同的價值觀和生命觀的理解。如將死亡視為轉化,而不是終結的基督教文化中,人們藉由祈禱和唱詩,表達對逝者的尊重和愛戴;相信死亡不是絕對的,而是個人進入天堂的靈魂升華。另在道教和佛教中,相信死亡是生命的階段之一,是輪迴而非終點。實務上,宗教與靈性常被視為一種深刻的連結與生命的核心,讓人們感到自己的存在有意義,尋求信仰的安慰和支持,助其從生命的結束轉換焦點到靈魂的永生,找到內在的安寧,感受到安全和接納。且無論是患者、家人、朋友、宗教和靈性領袖、醫療專業人員…等,都可從中獲得支持,找到希望和安慰,感受到溫馨和愛,對未來產生希望和信仰。而通常會有特殊禮儀的葬禮,則常被當作幫助逝者靈魂完成輪迴的儀式。在傳統社會中,死亡亦常被視為階段的結束,整個社會參與其中,會對死者和其家庭表達悼念和尊重。且悲傷和哀悼常被認為是種必要的過程,表現出越強烈的情感,以表達對逝者的敬意亦被認為是種美德。如露絲·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與莫裡斯·布盧梭(Maurice Bloch)都認為不同的文化對待死亡的方式是不同的,而這些差異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價值觀和信仰。但在有些文化中,卻傾向於保持或克制情感。反觀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因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對死亡和悲傷的處理也發生變化,甚或忽略死亡的存在,把其視為隱私問題,不太願意與他人分享和討論。如菲利普·艾裡斯(Philippe Ariès)認為現代西方社會的死亡觀念是由中世紀時期的宗教觀念演變而來,死亡在現代社會已被視為一個被隱藏、被遮蔽的話題。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則謂現代社會的死亡觀念是冷漠的,人們對死亡產生了恐懼和排斥,而非將其視為生命進程的一部分。當然,一些新興的悼念方式,例如在網絡上建立紀念頁面、發佈紀念照片和訊息等,欲讓更多的人記住逝者和參與分享悼念的過程。然也可能會帶來個資和網絡安全等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