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專文:鄉村幸福了,國家才幸福

2023-05-11 05:50

? 人氣

六○年代的台灣鄉村,距離呂赫若描寫的一九三四年已經過了三十年,卻還是貧窮的,也缺乏基礎建設,很難說有文化。當時,我每天凌晨天色還是漆黑的時候,就穿著制服搭公車到台南女中上課。客運車顛簸得非常厲害,那是一條千瘡百孔、坑坑洞洞的公路,尤其是下雨後,三步一小坑,五步一大坑,每個坑裡都是黃濁的泥水。我曾在客運上看過一幕驚人的畫面,當時因為下雨,車子走得很慢,我眼睜睜看著前面的機車騎士摔進大泥坑裡,連車帶人消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輕視鄉村

一九七○年,鄉村長大的我成了大學新鮮人,與天主教的第一次接觸,就是到教堂領奶粉與聖誕卡。那些聖誕卡對鄉下來的孩子而言,實在太美麗了,灑著金粉與星星,而裝飾著十字架的教堂,簡直就是美學啟蒙。當時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喝牛奶,我是到了美國才終於喝到鮮奶,但每每覺得味道不對,總覺得奶粉泡的才是真正的牛奶。

我這一代鄉下人,第一次見到的高鼻子西方人,可能是到村子裡教長輩如何養豬的美國人,而當時都市青年的世界觀,來源也不過就是美國新聞處裡各式各樣的雜誌。美援從一九五一年到一九六五年,十四年間給了中華民國將近十五億美金的支援。如果我們把美援想像成一條水管,從水管裡流出來的文化價值觀,可能比金錢還重要。

1950 年代美國曾捐贈大批麵粉給臺灣,農民領取美援麵食時充滿著喜悅(取自農委會)
1950年代美國曾捐贈大批麵粉給臺灣,農民領取美援麵食時充滿著喜悅。(資料照,取自農委會)

我們究竟在什麼樣的文化結構裡成長?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人就失去對文化的自信。經過梁啟超的探索、五四運動的論辯與中國大陸全面蘇化——我曾經說過,最去中國化的就是中國大陸。而台灣則是經歷了前半段的日化與後半段的美化,在一波又一波的歷程之後,我們非常缺乏對自己文化的信心。至於近一點的因素,則是在成長過程中,政府告誡我們有外來威脅,政權需要鞏固,文化被意識型態限縮。遠的近的因素加總起來,成長於七○年代的我們,就在這種限縮過、剪貼過的文化結構中,發展出自己的文化態度。

我們輕視某些東西,擁抱某些東西,相信某些東西。

我們輕視任何與鄉村有關聯的東西,包括福建方言,將它視為販夫走卒的語言。我們也輕視地方戲曲,例如歌仔戲,認為它是鄉下吵死人的藝術,只能在廟前演出,讓嚼檳榔的人看。我們瞧不起民間信仰,也瞧不起鄉村社區文化傳統,無論是王船儀式、北管音樂、媽祖出巡,都被視為迷信的延伸。那時候,我們完全不去追問:為什麼我們看到西班牙的聖母瑪利亞出巡,儀式明明與媽祖出巡如出一轍,卻仍認為那是國際級的宗教傳統、最厲害的藝文盛世?因為,那時候,我們也輕視自己。

七○年代的大學生,不聽國語歌曲,遑論台語歌,只聽英文歌。我們不知道歷史的來龍去脈,中國大陸的主義文學太陌生,然而我們對台灣戰前的作家同樣一無所知,因此,我們沒讀過魯迅、沒聽過賴和,卻知道卡夫卡、沙特、尼采、左拉、海明威、福克納。我們的知識到底是如何剪裁而成呢?我們相信國家、領袖、主義、社會穩定,根本不知道在此之外還有相對的概念。我們也沒想過,沒有美好的鄉土,怎麼可能會有美好的國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