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儒賓觀點:給〈反戰聲明〉下個注腳─別讓台灣掉進「主權國家」的黑洞

2023-04-27 06:50

? 人氣

20211010-國軍以盛大地面、空中分列式祝賀國家生日快樂,新銳武器成此次亮點。圖為CM34裝步戰鬥車。(蘇仲泓攝)
國軍。圖為CM34裝步戰鬥車。(資料照,蘇仲泓攝)

老大哥難作,但世界如果沒有了美國,會更好嗎?接替美國位置的另一位稱霸者,表現會更好嗎?答案都不清楚,很可能會更壞。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兩岸的敵我矛盾關係沒辦法處理,台灣一定要選邊站,那麼,台灣勢必要成為世界上最親美也最親日的國家,而戰爭的風險一點都沒減低,就像目前的情況。但何必要either/or呢?在兩岸關係上,台灣真的沒有發言權,甚至沒有一點優勢的立足點可以站得住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本來論及兩岸關係,台灣因為它的特殊歷史處境、人口結構以及地理位置,使得台灣在經濟上、在文化上都很難脫離中國。台灣有機會成為合理的中華秩序的成員,扮演積極而正面的角色。台灣位處兩岸關係的架構中,關係是它的本質。但好好牌居然打到輸輸去,台灣沒有正視並好好利用它的尷尬位置可以帶來的巨大利益,令人遺憾。更令人遺憾的是中共的表現,作為聯合國及國際都承認的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兩岸關係上,享有一切的優勢,它居然會讓台灣人民一聞統一即色變,甚至連「中國人」一詞在島內都承擔了相當負面的色澤。顯然共產中國的對台政策出現了極大的盲點,根深柢固,否則,不會中共越自認為釋出善意,結果越得其反。

中共對台政策的僵硬是使得「和中」、「反戰」這些積極的呼籲都會引發激烈爭辯的因素,而中共對台政策的僵硬源於它無法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更無法正視中華民國的體制對當代中國(不只台灣)的正面意義。但中共如何想,台灣可以使力的空間有限。台灣如何回應,卻總有些自主的能力。作為弱勢一方的台灣也當正視自己缺乏脫離中國的條件,歷史條件不足,法理基礎缺乏,國際社會的空間有限。四百年來,台灣始終是在中國的框架下定位身分的。即使1949年之後,台灣實質上享有國家的地位,且獲得聯合國的承認,但它的國家的資格是代表中國,國名為中華民國。如今時移事變,台灣不被承認在法理上可以代表中國,但我們不宜忘了,台灣同樣在法理上不被承認可以脫離中國,中國人民大概也沒想到台灣從中國的主權脫離出去的可能性。

以今日的世界局勢,台灣不接觸對岸中國是不可能的。冷戰時期,漢賊不兩立,兩蔣嚴厲切斷與共產中國的連結以自保,台灣有此條件,也有此需要。但以現在兩岸連結之深,不來往是壯士斷腕、敵方無傷的胡思亂想。既然無法切斷,那麼,正視「中國」這個符號的各種內涵,不被政治符號吞噬掉一切,像白血球過多症的白血球一樣,應該是個合理的選擇。「中國」有各種面向,美國有理由將中國當成一個,不需各種糾結。台灣人為了自己的生存,如果中華民國的符號還是不可少的話,沒有理由讓「中國」任由中共自己定義。我們有理由寬廣地看待台灣與經濟中國、台灣與文化中國、台灣與血緣中國的連結,而不是共產中國說了算。如要觸及政治,台灣也有理由要求與更好的政治中國的連結,而不是中共版的一國兩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