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壁如觀點:破獲北台最大販毒組織,台灣已是毒品大國?

2023-02-25 05:45

? 人氣

警方查獲走私毒品咖啡包原料。(資料照,蘇仲泓攝)

警方查獲走私毒品咖啡包原料。(資料照,蘇仲泓攝)

「青埔寨」詐騙凌虐事件到現在還沒有結束,在這種殘忍的綁人詐團事件中,「毒品」是加害者控制受害人行動的關鍵。我不禁想問:難道,台灣是毒品大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前幾天還有個新聞,警方前一陣子破獲以竹聯幫「明仁會」為首的販毒集團,製作毒咖啡、毒害北台灣,搜出黑市價值3億元的K他命毒品。毒品新聞不但時有所聞,就連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都點名台灣,從製毒、走私到銷售,台灣在整個亞洲的販毒產業鏈且扮演關鍵角色。從最近破獲的毒品動輒上億,10億、30億元的金額,毒品氾濫極為嚴重。

今天我不是要跟大家談毒梟生態,而是要呼籲政府正視毒品正在侵蝕我們國家的未來!

坊間毒品的流通量實在太高了,很多人從小學就開始接觸毒品,很多孩子要到被關進少輔院或監獄裡頭之後,才是他們最能放鬆的時侯,以前在吸毒或是販毒的時候,只要聽到敲門聲,孩子是沒有辦法安心睡覺的,一直到進了牢才能好好睡覺,因為他不用擔心有人搶地盤、不用擔心有人來追殺他,反而比較能放鬆。不能安穩入睡的孩子,怎麼叫人不心疼?

以前我們有一個數據,最容易接觸到毒品的是小學剛畢業要進入國中的時期。但現在平均吸毒年齡是12.5歲,這和公部門公布的有很大的落差。強暴案件都是低報的,有這麼多強暴犯,受害者在報案時要經過這麼多的檢查、要站在法庭前一遍又一遍的被偵訊,再受二次傷害,尤其未成年被強暴的,他們的父母是不願意報案的。毒品也是一樣,要真的有被抓到,去驗尿、檢測毛髮確認後,才算是一個個案,所以,真實有接觸、服用的吸毒人口和政府公布出來的數字,這中間有很大的黑數存在。

一個孩子有癮頭,這個家庭就被拖垮了,甚至被自己的家庭放棄。12到18歲的孩子最需要朋友,這時候的孩子正處於好奇、抵擋不了同儕壓力的階段,他們如果在少輔院沒有被導正,就很容易流入成人監獄,逃不出毒品的循環,產生更多的悲劇。從原生家庭到社會,如果每一環都失能的時侯,就會整體失控。

我聽過一個案例:有一個學生因為課業壓力在學校讀書時常常會打瞌睡,學妹每天好心的泡奶茶給她喝,果然,喝了學妹泡的奶茶之後,她上課的專注力更好了,人也更有精神了,有一天,學妹不再泡奶茶給她喝,她好奇的問學妹,為什麼不泡奶茶給我喝了?學妹說,妳還要喝嗎?可以啊,一杯400。這位學妹就是所謂的「駐校代表」,如果上癮了又沒辦法每天花這麼多錢喝「奶茶」,那麼新的「駐校代表」即將產生。

根據衛福部的資料:台灣地區學生藥物濫用統計110年學生藥物濫用通報統計人數總計493件,相較109年620件減少20.5%;但110年新入所觀察勒戒為12,562人,較109年3,682人增加241.2%;110年新入所受戒治人為2,208人,較109年346人增加538.2%。

但另外有一則新聞:校園販毒率4年飆2倍!政府的統計數字告訴我們,學生藥物濫用的人數有下降,但為什麼敗售毒品的比例卻在4年內增加2倍多?

因為疫情讓學生接觸毒品的管道變多了?你知道嗎?毒品的販售大部分都在網路上,怎麼破案?現在有太多網路軟體都是跨國性的,在上面交易毒品相對容易,有各式各樣的廣告,只要有外送的,就可以送毒品,學生要觸到毒品,實在太容易了。

毒品甚至可以有店到店的外送,南毒北送、北毒南送一點都不是問題,政府有想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嗎?戒毒的工作不能依靠民間收容機構,但竟然有民意代表曾經想要用「醫療前置化」取代毒品入獄戒治,根本就是為「毒品除罪化」,國家是不是有決心掃毒?想要推動這樣法案的民意代表,實在令我感到不可思議。

根據食藥署公布的數據推估,國內有至少20萬4000人使用過非法藥物,少年一旦染上毒品,毀壞的不止是少年的人生、一個家庭,更是整個國家、社會,標榜「溫暖堅韌」的內閣,也請多給這些孩子溫暖,讓他們可以更堅韌的面對整個社會,好嗎?

*作者為前立法委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