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工作10小時、月收僅5000!台灣「工作貧窮」弱勢絕境:人都會做選擇,但選擇太少了…

2022-11-24 09:30

? 人氣

各種因素讓弱勢者難以透過工作翻身,但在友洗,林立青依然堅持該給的都要給,好用的設備、整潔制服、合理薪水、勞健保通通都要有。2022年友洗成立以來,街友夥伴走遍學學校洗去層層泥垢與青苔、讓孩子不怕走路摔傷,年紀太大的街友可能無法勝任這工作所需體力,林立青也開發洗雨衣抹布的工作給70幾歲的大姐、維護好設備讓夥伴可以安心出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朝向讓他們覺得勞動有價值、在社會有尊嚴的工作,這是一份可以跟家人朋友說出口的工作……很有趣,友洗看來短期內不會倒。」曾為監工的林立青持續在證明,善待弱勢的企業一樣可以賺錢,人人過得好。

「回過頭看,你再怎麼加班,永遠限在錢不夠用的螺旋…」

為何明明有工作卻貧窮,台灣勞工陣線主任洪敬舒道出各種因素的交織。工作貧窮會包括兩種狀況,工作所得偏低、或支出偏高,要解決低薪問題當然就是提高收入,但總有些產業的收入特別低,例如以資料來看,住宿餐飲業的薪資平均偏低,變成工作貧窮者的機率也會提高。

為什麼這些行業都給很低的工資?洪敬舒說住宿餐飲業當然不差,問題是大量使用「非典型就業」,尤其餐飲業──一周只給你排兩天班、你就成了「部份工時」者,工時少、所得當然就低。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投入?當然就是無法配合完整工時的人們。

這裡頭可能包括學生,更多是為了照顧老人跟小孩的人,「你的照顧時間跟三餐連結在一起、完整的工時被切割掉,就只能去塞一些臨時的工作──當你因為家庭結構無法進入完整工時的市場,就容易進入相對收入低的產業。」

20210803-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從三級警戒降為二級後,台北市3日開放餐飲店内用,民眾拉下口罩隔著隔板,享用店家美食。(柯承惠攝)
住宿餐飲業大量使用「非典型就業」,尤其餐飲業可能一周只排兩天班,工時少、所得當然就低(資料照,柯承惠攝)

整體來說「非典型就業」人口包括部份工時、臨時工、派遣工,目前在台灣計有80萬人左右,中高齡比例最高,青年人口則很多是婦女因為照顧孩子被迫進入部份工時的狀況,「這種工作貧窮、低薪、不穩定就業會產生壁壘,你如果無法在年輕得到很好的發展、好的累積、透過轉換職場提高你薪資,在中高齡要回到一般職場發展,就很難。」

此外,雖然台灣失業人口跟世界相比極低,台灣特色在於有一群「自營作業者」,例如夜市攤販、計程車司機,這些人收入多少都不是《勞基法》可以干預的,也成了國家吸納失業率的武器,一切都要自謀生路。

即便工作收入不差,也可能因為支出而工作貧窮。洪敬舒舉例,月薪60k算不低了,但如果這60k是一家人包括父母、小孩、另一半在家顧小孩,一個人的可支配所得就會極低,而家庭支持是改善方案之一,例如有托嬰托育或許照顧者就有機會出去工作、提升家庭所得。

此外,一個人的生命周期與發展狀況也可能有變化,「例如可能年輕時工作穩定、誰知道一個意外家庭就垮,當你從相對穩定的狀態往下摔,你再爬上去的機會高不高?通常不高。」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年齡變化,台灣職場有相對嚴重的年齡歧視、中高齡者苦無就業機會,可能100張履歷丟出去全無回應。

本篇文章共 8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42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