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專訪台灣「晶圓女王」,探討全球晶片大戰背後的險境與牌局: 多重挑戰正同時到達!

2022-11-07 13:00

? 人氣

地緣政治下的世界晶片大戰

對台灣半導體業者來說,地緣政治風險當前已經浮現。但外界分析,晶片大戰,絶對不僅是台灣海峽兩岸的角逐,還與日本韓國等半導體大國相關。而美國的角色在這場晶片大戰中,是重中之重。2019年前任美國總統就開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中國電信巨頭華為等進行制裁,拜登上任後,進一步加碼制裁中國半導體產業,全力限制美國晶片技術進入中國公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塔夫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 )外交事務助理教授米勒(Chris Miller),接受台媒《今周刊》專訪時便稱,拜登政府10月初祭出新法令,限制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者,不得協助中國半導體廠製造或研發先進晶片,主要是要讓中國半導體科技失去在未來技術升級的空間。他分析,因為高階半導體晶片通常用在超級電腦或AI及軍事系統上,而北京在運算能力等技術上正急起直追美國,這正是白宮焦慮所在。因此,即便會傷到自己的半導體業者,美國仍要出盡辣招。

事實上,許多在中國大陸設廠的台資半導體大廠,著實受到美國禁令影響。

美國新禁令公布後四天,台股開盤日便暴跌近600點,是台股史上第七大跌幅。期間台積電(TSMC)股價曾一天內重挫8%。

徐秀蘭告訴BBC,目前為止環球晶圓在大陸昆山的工廠,員工幾乎都是中國籍,僅有個位數的主管是台灣籍,美國禁令影響不大。但她也強調環球晶圓有非常多長期的好客戶在大陸。「而且,我們政策一直就是不能歧視,沒有對來自哪裡的客戶特別排斥……不過,我們也是守法的公司,所以如果國際之間有一些特殊約定,那我們當然就必須要遵循。」

台灣知名半導體大廠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也向台媒解釋,這次美國禁令確實針對AI或超級電腦,目標是限制中國軍事發展,對於手機等消費性產業鏈影響不大,而力積電只做40奈米以上的成熟制程晶片,沒有受到美國影響,甚至未來美國會更依賴台灣的成熟制程代工。

不過,許多疑美派的分析仍未止息。

譬如,美國晶片法案列出的百億美金補助金額邀請半導體廠商到台投資。但有分析稱,數百億的補助,對於全球市值前十大的台積電或三星等超級大廠根本不具吸引力。對這些大廠來說,去到勞工等成本高的美國蓋新廠,並非自願,甚至是來自美國的脅迫。近日,台灣財經評論員陳鳳馨便評論台積電恐怕成為第二個日本東芝,亦即被美國榨乾後甩掉。

回應赴美設廠決定,徐秀蘭向記者強調環球晶圓到美國設廠,絶對是理性計算過後的選擇。她解釋,公司這幾年受許多國家邀請,最後選擇美國有完全的自主性。她同意美國成本競爭力不及亞洲,「但本土需求很強。」

她強調,去美國設廠,除了考慮靠近客戶的因素,還因為有能源優勢,而且,美國很久沒有蓋新的晶圓大廠,急需新血加入。她強調,評估設廠時不僅考慮國家,還有「州」。

以德州而言,有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當地的電也比亞洲便宜很多。同時,加上當地人才支援(德州很多優秀的大學)最終在德州設廠拍板。「外界對環球晶圓去美設廠有很多誤解跟關心,但這里面沒有什麼被強迫的問題。我們公司有完整的自主權跟很嚴謹評估,那邊最新的矽晶圓廠是20年前蓋的舊廠。德州我們也有過生產據點,我們對在該州經營半導體廠並不陌生。」

至於晶片法案提供的補助,徐秀蘭說確切補助數字目前尚未得知,但強調晶片法案的補助只是去美國的理由之一。

美國在半導體產業上發起與中國的競爭,並與盟國合縱連橫,這場「沒有煙硝」的戰爭中,身處全球半導體重鎮台灣的徐秀蘭,未來必將面臨更多機遇和挑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