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餘專欄:柯文哲的「務實」是民進黨的榜樣

2015-04-06 06:10

? 人氣

柯文哲對兩岸關係的務實應該可以作為民進黨的榜樣。(資料照片,余志偉攝)

柯文哲對兩岸關係的務實應該可以作為民進黨的榜樣。(資料照片,余志偉攝)

自認是深綠,卻在市政上主張「超越藍綠」的柯文哲,接受中國三大媒體採訪,拋出「當今世上沒有人認為有兩個中國,所以一個中國並不是問題」的談活,引來中國國台辦破天荒「表示讚賞」,也讓深綠尤其是獨派感覺錯愕又尷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柯文哲變統派了嗎?向來「只知對人而不知對事」的獨派一定會這樣質疑。他們不知道,個人信仰是一回事,國家政策是另一回事。當我方國策是「一個中國,國名叫中華民國」時,身為國家重要公僕的市長就必須遵守。自許要「超越藍綠」的柯市長更須如此。

更何況「一個中國」已是既定框架,美中台三方政府都接受且奉行(不要忘了美中除有三大聯合公報外,1995、2009、2011年又有美中三大聯合聲明,美方都保證奉行一中政策)。海峽兩岸也在多年的和解過程中,達成「兩岸均屬一中,各自定義」的默契。柯文哲的「一個中國並不是問題」即依循此一路徑。

獨派一貫說一中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一中,就會落入中國陷阱。他們把一中當陷阱,卻不思考中華民國在台灣,始終主張一中,台灣從未脫離過一中,1999年李登輝的「特殊兩國論」也只幾天就收回,阿扁就職演說更是公開打出「四不一沒有」(他後來的「一邊一國論」從未成為政策)。

所以,「一中是陷阱」的說法完全無法成立。台灣如果有智慧,要爭的就絕不是吃力不討好的「反對一中」(即否定兩岸既存事實),而是如何在「兩岸均屬一中」中,維持台灣的主權獨立並爭取最大國際生存空間。

柯文哲是有智慧的人,他顯然更注重主權獨立及最大國際生存空間(例如台北、上海「雙城論壇」),而非一中爭論。他的「一五新觀點」,照他的說法,就是「兩岸交流須尊重過去已簽署的協議和互動的歷史,在現有的政治基礎上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秉持兩岸一家親精神,追求更美好的共同未來。」

什麼是「尊重過去已簽署的協議和互動的歷史」?當然包括九二共識ECFA。什麼是「現有政治基礎」?當然是指「兩岸均屬一中」。更別說「兩岸一家親」比九二共識又更進一步了。

柯文哲的做法,就叫務實。而在獨派眼中,包括兩岸「均屬一中」及柯文哲立足於「現有政治基礎」,都不是務實,反而是「名教」(名份)、「正名」觀念作祟。獨派這種把務實當做務虛(名)、務虛反而當做務實的做法,卜睿哲在《台灣的未來》一書早已剴切指出:

「台灣應如何強化自己,頭一個問題就是要務實還是務虛?要注重象徵內涵(如自認不屬於中國的台灣)還是實質內涵(如仍是中國的中華民國)?中國文化有一種太明顯傾向,即重名而不務實---。可是,象徵畢竟有其極限。認為爭得虛名就有力量,對於台灣這樣地位的國家,乃是不幸的假相。以為把國號從中國、中華民國改成台灣,就能解決台灣問題,恐怕只是自說自話,極其危險。這絕不能代替讓台灣真正強大的實質努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