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版青春,舊雜誌新浪潮蔓延時:《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選摘(2)

2022-10-18 05:10

? 人氣

比起單純的文字閱讀,對一般大眾而言,一張能夠牽動情緒的影像或圖片往往更具直觀的感染力,也讓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資料照,顏麟宇攝)

比起單純的文字閱讀,對一般大眾而言,一張能夠牽動情緒的影像或圖片往往更具直觀的感染力,也讓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資料照,顏麟宇攝)

一國出版印刷事業之興衰起落,往往和當時整個社會大環境的經濟景氣唇齒相依。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現今有點年紀的讀者,大概都曾聽過「台灣錢淹腳目」這句話。早昔七○年代奠基於穩定的工業化發展,帶動了台灣經濟飛躍式成長。大抵自上世紀八○年代起,乃至九○年代中期左右,台灣人突然變得有錢,社會上冒出許多暴發戶。一九八九年台灣股市狂飆突破萬點,投資人瘋狂到每天開香檳慶祝。富裕的人們在滿足物質欲望之餘,轉而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文化生活。因此在各大報章雜誌經常可見精裝大套書的直銷廣告,連帶推廣「以書櫃代替酒櫃」之類的文宣口號,隨著閱讀市場的需求漸增,書店裡也有越來越多「書系」叢書相繼出現,當時的出版業前景似正迎向一片美好。

在政治方面,國民黨於一九八七年宣佈廢除長達三十多年的戒嚴令,自此掀起了一波波本土化與民主化浪潮,亦讓整個社會更加速朝向開放與鬆動。那時的青年,無論男女,盡皆生猛叛逆、勇往直前。大家都想要急切擺脫傳統體制的束縛,為了爭取言論自由,並且宣揚改革理念及街頭群眾運動,連帶促使許多政論雜誌包括《美麗島》、《八十年代》、《亞洲人》、《暖流》、《進步》、《深耕》、《夏潮論壇》、《鼓聲》、《春風》、《這一代》、《前進》、《自由時代》等猶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這些刊物不僅銷量一期比一期驚人,且為了對抗警總的頻頻查扣與新聞局的停刊處分,更是經常變換印刷廠不定期出刊,抑或事先登記多張執照以備不時之需,可謂「前仆後繼、屢禁屢起」。

美麗島事件40周年:美麗島雜誌。(Christopher Adams@flickr/CC BY 2.0)
國民黨於一九八七年宣佈廢除長達三十多年的戒嚴令,自此掀起了一波波本土化與民主化浪潮,亦讓整個社會更加速朝向開放與鬆動。(Christopher Adams@flickr/CC BY 2.0)

在這充滿興奮和騷動、思想沸騰的年代,書店行業與文學出版儼然盛極一時,各類藝文雜誌亦是百花齊放:一九八三年一月《電影欣賞》問世,同年七月《文訊》創刊,緊接隔年(1984)則是《聯合文學》誕生,隨之又有陳雨航主編的電影雜誌《400擊》(1985)與齊隆壬的《長鏡頭》(1987)。甚至就連資深的本土唱片公司「上揚唱片」也都成立了自家雜誌社,邀請諸位名家撰文引介音樂新知,以免費索取的方式每季固定發行《上揚樂訊》(1983年創刊)。

與此同時,就在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預知未來一九八四的這一年,詹宏志也在當時甫創刊未久的《新書月刊》(1984年11月第十四期)發表文章〈台灣新電影的來路與去路:一個報導與三個評論〉,由此宣告台灣電影界與文化界即將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

觀看世界的方式已悄悄改變:進入「圖像閱讀」時代

比起單純的文字閱讀,對一般大眾而言,一張能夠牽動情緒的影像或圖片往往更具直觀的感染力,也讓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重回三十年前,正值跨越解嚴前後的《人間》雜誌,在左翼作家陳映真受到美國當代攝影家尤金‧史密斯(W.Eugene Smith)的感動和號召下,以參考《國家地理雜誌》為典範,網羅了台灣最好的一批紀實攝影家、報導文學作家與新聞工作者-包括王信、關曉榮、阮義忠、廖嘉展、顏新珠、藍博洲、李文吉、蔡明德、鍾俊陞、林柏樑、張詠捷、鍾喬、賴春標等,僅於短短四年間(1985-1989)出刊了四十七期,透過深入查訪的紀錄文字,配上一幅幅強悍美麗的黑白影像,直到三十年後的今天,仍為許多讀者帶來深遠的影響及震憾!

假如說《人間》雜誌是一份洋溢著老派浪漫理想主義與人道關懷色彩,結合文字與影像來深思當代台灣社會處境的刊物,像是一座難以跨越的大山。

那麼幾乎重疊於同一時期(1987.09~1988.06),內容性質極為相近、由《自立晚報》社長吳豐山出資創立、霍榮齡擔綱美術顧問的報導攝影月刊《台北人》,毋寧則是一處通往山後小路的奇異秘境,無論是採用三十三公分乘二十四公分大開本「畫報」形式,抑或主題規畫與版面設計,都展現出兼具傳統民俗與前衛藝術的實驗精神,同時也愈貼近當下台北生活雅俗混雜的城市脈動。

在這份以圖像閱讀為主軸的《台北人》刊物裡,既有藝術家陳界仁自組「奶.精.儀式劇團」於一九八七年演出「試爆子宮」前衛劇場的影像紀錄,還有高重黎極具實驗風格的都市攝影、鄭在東的現代繪畫。此外亦有盧瑋祺採訪古琴造琴人林立正,明立國詳述阿美族豐年祭的民俗學田野訪查,蕭永盛拍攝淡水小鎮和漁人碼頭的討海人,劉振祥拍攝鄉鎮祭典的脫衣舞孃和八家將陣頭、北淡線鐵道的舊時風景,潘小俠拍攝台北東區夜生活與地面下水道施工的工人群像,以及女性攝影工作者簡扶育透過鏡頭側寫台灣第一位女畫家陳進與前輩女詩人陳秀喜的晚年日常起居等多樣內容。簡直是眾聲喧嘩、精采紛呈。

此外在一九八八年四月出刊的《台北人》第八期當中,攝影師潘小俠與劉振祥更為當年達悟族人身穿傳統戰服、手持長矛,聚集在蘭嶼核廢料貯存場大門前發起第一次「二二○反核廢驅逐惡靈」運動,以及大批中南部農民北上抗議政府擴大開放美國農產品進口的「三一六農民示威事件」留下了難能可貴的歷史影像。

我認為該雜誌最令人印象深刻、最具時代感的封面照片,理當莫過於《台北人》第十期、也就是最後一期休刊號「河口文化特輯:淡水篇」,由已故攝影師葉清芳拍攝的潘小俠結婚照。畫面中只見裸身的男主角站在戴面具的妻子身後,兀自雀躍不已地跳起了像是原住民的部落舞蹈,整個場景似有一股八○年代特有的浪漫野性,與單純快樂的原始氣息瀰漫其間。

從《人間》雜誌到《台北人》月刊,承襲自八○年代晚期開啟台灣本土「報導攝影美學」與「圖像閱讀」的歷史脈絡,到了一九九七年由長期關注本土民俗文化的藝術工作者李疾(主編)創刊、劉開工作室設計的《台灣美學文件》季刊,又更進一步大膽擺向激進一方。說它是前衛也好、實驗也罷,版面美學設計幾乎把文字當成視覺元素,加諸長四十二點五寬三十公分的巨大開本更給人以一種豪放疏狂的視覺震撼。

展露於冊頁圖文之間,僅只發行兩期的《台灣美學文件》有著宛如暗黑舞踏「地下文化」(Underground culture)詭異、壓抑、狂歡的身體感,連同承載了「生之恐懼」與祝禱的宮廟美學儀式,還有陳澄波的濃厚土味與洪通充滿神秘感的畫,以及民間婚喪喜慶的廟會歌舞團與電子花車的俗艷炫麗。似乎隨著九○年代後的政治解嚴、社會開放,就連書刊雜誌的開本形式與潛意識內在精神也都跟著被解放了!

《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書封照。(蔚藍文化提供)
《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書封照。(蔚藍文化提供)

*作者著有著有《半世紀舊書回味》、《裝幀時代》、《裝幀台灣》、《裝幀列傳》,書話文集《讀書放浪》、《舊書浪漫》、《書迷宮》,以及聲音文化研究《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尋聲記:我的黑膠時代》、《留聲年代:電影、文學、老唱片》等。本文選自作者新作《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蔚藍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