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仲專欄:美迫台接受的「整體防衛構想」為何會短多長空?

2022-09-16 06:50

? 人氣

源頭打擊變得更重要

要應付2027年後的共軍威脅,國軍就必須具備更強的源頭打擊能力,甚至要靠戰機或軍艦發射遠距精準彈藥,攻擊離海岸線較遠的共軍目標;也要靠一定數量的潛艦,才能在共軍船艦出港後不久就發動攻擊。

為因應2027至2035年共軍「聯合登島作戰」模式改變所帶來的挑戰,國軍唯一能讓共軍地面部隊在踏上台灣陸地前就先蒙受相當損失的方式,就只剩下趁「共軍戰力未完成整備」時進行攻擊,或打擊置身在「因為技術或數量限制無法充分進行防禦」之處的共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強化對大陸東南沿海重要軍事目標的源頭打擊能力。鑑於國軍確實缺乏自主之遠距離目標獲得、追蹤與戰果評估能力;因此,國軍在建置源頭打擊戰力時,不應該好高鶩遠地去追求打擊大量的機動目標或太遠距離外的目標,而是要集中攻擊東南沿海數量相對有限的大型港口、機場、部隊裝載區、部隊集結區等大型固定目標,與若干指管通資情監偵系統(C4ISR)的關鍵節點,盡可能在共軍機艦與部隊出發前就加以削弱,以便阻滯其戰爭計畫、破壞其作戰節奏,替國軍的本土防衛作戰爭取較多的準備時間與較大的成功機會,讓共軍無法達成「快速奪取台灣,避免外力介入」的企圖。但這種源頭打擊能力卻是「整體防衛構想」不喜歡的。

20211203-隨著共軍航艦戰力持續深化,顯示台灣防務壓力已進一步擴展至東岸,國軍勢必得做出調整,如向美新購66架F-16V BLK70戰機,未來都將部署在台東志航基地。(蘇仲泓攝)
F-16V由於可掛載多種先進遠距精準彈藥,對國軍日後實施源頭打擊、擴大防衛縱深都有直接的助益。(資料照,蘇仲泓攝)

對提升源頭打擊能力持懷疑立場者,所依據的主要理由,是東南沿海的目標太多。此種說法其實未必站得住腳。

以港口為例,連中共學者的著述都承認,大陸東南沿海「多數港口不具備多艦種保障能力」,且沿海只有福州等少數幾個港口可實施重裝備吊裝作業。換言之,只要進行詳細分析,國軍還是有能力藉打擊數量相對較少的大型、固定後勤設施,甚至迫使共軍只能在遠離海峽當面的機場與港口集結,達到「阻滯其戰爭計畫、破壞其作戰節奏」的目的。

因此,要應付2027年後的共軍威脅,國軍就必須具備更強的源頭打擊能力,甚至要靠戰機或軍艦發射遠距精準彈藥,攻擊離海岸線較遠的共軍目標;也要靠一定數量的潛艦,才能在共軍船艦出港後不久就發動攻擊。而要強化源頭打擊能量,許多項目必須從現在就開始進行,才能在2035年、甚至2030年時派上用場。

*作者為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

揭仲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