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日將盡─那些不曾遺忘的人生時刻:《高雄眷村三部曲》選摘(2)

2022-09-20 05:00

? 人氣

藝術家侯淑姿創作《長日將盡》,所建構的眷村的影像從而得以引導觀眾面對這段幽暗歷史的過去與未來,在後記憶與未知之間尋找出路。(圖/侯淑姿提供)

藝術家侯淑姿創作《長日將盡》,所建構的眷村的影像從而得以引導觀眾面對這段幽暗歷史的過去與未來,在後記憶與未知之間尋找出路。(圖/侯淑姿提供)

《高雄眷村三部曲》是藝術家侯淑姿(以下簡稱作者)自2009年踏入高雄左營眷村,持續長達八年的研究調查、搶救行動與拍攝創作交織的歷程。始於首部曲《我們在此相遇》(2010-2013年),關注高雄左營的勵志新村、復興新村、崇實新村與自助新村在眷村改建前與拆遷後的人與景;繼而是以高雄鳳山黃埔新村為題的二部曲《長日將盡》(2015年),最終是以左營明德新村與建業新村的現況為題的三部曲《鄉關何處》(2010-2017年),關注戰後軍眷移民在臺灣高雄面對眷改巨變的女性離散影像敘事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二部曲《長日將盡》的主角劉奶奶(陳景琛女士)隨著她的未婚夫於民國37年抵達鳳山,在此建立了家園。作者在民國103年7月探訪這個村子時,僅餘存極少的住戶,劉奶奶是其中之一。劉奶奶對她住了六十餘年的房子堅持駐守到斷水斷電的前一刻。她的生命經驗敘述著隨政府來臺的軍人眷屬遠離家鄉而成為異地的圈外人(外省人),臨老再次面對苦心經營的家園的遽變,深切表達對住了六十餘年的眷村家園的難以割捨之情與無處再尋眷村的悵惘。無親戚與家族支撐的外省眷戶因著眷村的集體生活關係而建構起在臺灣的家園,原本以為是臨時的居所,但終了卻取代對岸的老家成了眷戶心靈與情感上的「原鄉」。

黃埔新村陳景琛女士夫婿劉文美,攝於印度,1944年。(圖/侯淑姿提供)
黃埔新村陳景琛女士夫婿劉文美,攝於印度,1944年。(圖/侯淑姿提供)
劉文美、陳景琛夫婦結婚照,1948年。(圖/侯淑姿提供)
劉文美、陳景琛夫婦結婚照,1948年。(圖/侯淑姿提供)

此系列作品探討這群飽受離散之苦的居民(女性)客居他鄉的生活形態、鄰里關係、個人生命與大時代的關聯與消長。作品文本為陳景琛女士(劉奶奶)離開該村後,意欲返回黃埔新村的真實故事,間敘孫立人將軍與部屬當年遭遇白色恐怖的歷史記憶遺痕,表述眷村人失喪在臺的「原鄉」的悵望與失落。

黃埔新村系列的作品共有20件,作者在民國103年進行有關黃埔新村的再利用規劃研究時結識劉曉明女士(劉奶奶的大女兒),她告知作者她的母親仍清楚記憶早年黃埔新村的種種,然而由於劉奶奶身體欠安,直到她搬遷前不久,筆者方得以踏入黃埔新村西六巷61號的眷舍。劉奶奶因為看顧中風臥病十年的先生劉文美,自身健康狀況亦日趨衰弱。然而在她纖弱佝僂的身軀下,卻有著十分清朗的意識與記憶。作者除了感佩劉奶奶對伴侶的堅貞志節,對於劉爺爺早年追隨孫立人將軍的軍旅生涯亦很希望能尋出線索,然而重病臥床的劉爺爺全然無語,劉奶奶對當年戰役亦所知不多。作者在劉奶奶搬遷至鳳山新城的國宅大樓後,多次造訪劉奶奶。在劉曉明小姐的協助下,多次訪問劉奶奶的生平,且兩次邀請劉奶奶返回眷村,希冀透過她的目光重新審視這村子。

此外,作者訪問多位黃埔新村眷戶,亦參考了黃埔新村相關調查資料,歸納得知黃埔新村住戶記憶中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特殊空間記憶所在,計有西側的部分:西一巷的診療所、活動中心、黃埔夜市、芒果樹電影院、理髮店、曹家小鋪雜貨店、醫務所、幼稚園、菜市場,東側的有復興臺、包子饅頭店、理髮店、大芒果樹電影院、雜貨店、郭廷亮的家、自治會的守望互助公佈欄、莒城雜貨店等,此外如舊日防空洞的遺址、親愛精誠的牌坊、黃埔新村的大門牌樓等各個空間因著經濟活動、休閒活動、政治活動而使眷戶對「廣場」、「自治會」、「市場」、「大門口」、「巷子」等地點產生特定的空間認知意義與集體意識,在這些空間與鄰里產生的互動關係,也成為黃埔新村人記憶中不可抹滅的共同記憶。至今,仍經常可看到原眷戶回到黃埔,三三兩兩群聚聊天話當年。

劉文美、陳景琛夫婦攝於誠正新村新居,1948年。(圖/侯淑姿提供)
劉文美、陳景琛夫婦攝於誠正新村新居,1948年。(圖/侯淑姿提供)

此系列的〈陳景琛01〉至〈陳景琛09〉,主角劉奶奶(陳景琛女士)自述回憶她來到鳳山黃埔新村的原由,回顧一生的時光有超過2/3在遠離湖南老家的臺灣-高雄-鳳山-黃埔新村度過。她的夫婿劉文美,早年畢業於砲兵學校,軍旅生涯是跟隨著孫立人將軍,曾是遠征軍的一分子,遠赴印度伽藍與滇緬,亦參與了著名的仁安羌大戰與其他大小戰役。陳景琛與夫婿相識於她從護士學校畢業後,兩人以書信互通訊息,並許諾終身。孫立人將軍於民國36年10月奉命來臺訓練新軍,原本已在中日戰爭結束後選擇從商的劉文美(時為砲兵少尉),也受徵召從上海來到臺灣,任職於第四軍官訓練班,再次加入保家衛國的行列。劉文美為了能夠成家,選擇了黃埔新村(原日本第七部隊官舍,孫立人命名為誠正新村)西六巷61號的房舍,此區域的官舍最遲興建於昭和18年(民國32年),在日本戰敗後即無人居住。劉文美為成家做足的準備,且親自返回上海,接未婚妻陳景琛來到鳳山。她自述道:

為了成家,他選了誠正新村西六巷61號的房子,這批日本陸軍官舍已荒蕪了一段時間,他請人修復了地板與門窗,還採買了家具,為我準備了一個在臺灣的新家。37年10月31日我與先生在高雄高賓樓成婚。

〈陳景琛02〉中,劉奶奶回憶初抵黃埔新村時村子的樣貌,與當時風聲鶴唳的緊張生活:

黃埔新村原名誠正新村,我們剛到的時候,房舍四周長滿了草,很多房子的地板都不見了,被老百姓拿去當柴燒了,老百姓飼養的羊隻也跑進來。日本人撤退時,切腹自殺的很多,我們剛來時人少,傳聞有鬼,大家都不敢單獨住。臺灣老百姓很善良,但那時匪諜多,民國37年至39年經常有警察上門盤查,怕有匪諜藏匿在家中。

劉奶奶的話語「再記憶」了民國37年新一軍軍眷進駐黃埔新村的情景,作者可感受劉奶奶初抵鳳山黃埔新村時銘刻於記憶中的鮮活畫面與意象,並未隨著時光流逝而被遺忘。事實上,令人驚奇的是,諸多場景(包括聲音與影像畫面)彷彿被儲存在一個龐大的記憶庫中,經劉奶奶的記憶,緩緩道來。她與先生在鋒火連綿的時代結為連理,其中有諸多她反覆咀嚼回味,不曾遺忘的人生重要時刻,儘管那些話語多是片段與零星的,但也是劉奶奶記憶中最深刻與不能遺忘的。

〈陳景琛03〉述及:

剛到臺灣時,物資缺乏,生活苦不堪言。煮飯燒焦煤,灰頭土臉。我們一同來的五個人擠在兩個房間裡,孩子出生後,更是擁擠了。民國38年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黃埔新村一下子湧入了大批的軍人與眷屬,房子吃緊,通常一個門牌就住三家人,一直到民國50年左右,因為小孩漸漸大了,我們才把其他兩家頂下來。

跟隨著劉奶奶的回憶之翼,沉澱的時光倒轉至民國38年國民政府撤退至臺灣之際,大批軍人與眷屬無處可棲身的窘境,以致於一棟房舍擠入了三戶人家。物資匱乏,連燒飯都得克難地燒焦煤,燒一頓飯,往往總要弄得灰頭土臉才能完成。然而因為大家能共體時艱,也渡過了最艱難的歲月。〈陳景深03〉與〈陳景琛04〉述及民國38年劉奶奶產下第一個孩子,是個男孩,助產士到家中助產,之後陸續有了三個女兒。劉奶奶的家庭在臺灣開枝散葉,第二代、第三代的子孫合計有11人。

在〈陳景琛05〉中,劉奶奶自述她的家庭背景,老家在湖南郴州,家境優渥,由於祖父為虔誠的基督徒,所以她與哥哥、姊姊均就讀於教會學校。對日抗戰開打後,她與姊姊為了就學撤退至貴州,學習斷斷續續,劉奶奶一心想當護士報效國家,輾轉幾次考試後,考上四川重慶南岸仁濟醫院附設的高級護士學校。民國33 年經朋友介紹認識從緬甸作戰返國休假的劉文美,經書信聯繫,兩人私訂終身,在劉奶奶護士學校畢業後即訂婚,但因為戰亂,並未宴請親友,僅由劉文美登報周知大眾。直到民國37年(劉奶奶二十六歲)才在臺灣宴客結婚。劉奶奶自述:

我很慶幸我逃過了日本人的暴行,也很慶幸到了臺灣,留在大陸一定是不好受的。

劉奶奶在大陸時並未學習過烹飪,所幸劉爺爺請了一位家鄉的大姐一起來臺,協助照料家務。劉奶奶也向左鄰右舍學習大江南北的菜餚,每逢過年過節,劉爺爺總邀軍中袍澤到家裡團聚,稍解他們心中思鄉之苦。劉奶奶本有機會到小學任教,但她為了能專心照顧四個孩子,選擇做一個專職的母親,四個孩子也漸漸成家立業。一如許多來臺的外省人,無親人支持、無祖產、無祖墳的劉奶奶一家,與眷村裡的鄰居、同袍間形成了緊密如親人的關係,而黃埔新村也成為久經戰亂、顛沛流離的眷戶在臺灣的家園,也是劉奶奶魂牽夢縈的畢生記憶的所在。

在〈陳景琛07〉中,繼而敘述為能安居於黃埔新村,民國75年前後,黃埔新村的眷戶為改善居住的條件,紛紛投注經費修繕房舍,整頓已興建超過40年的日式房舍,劉家也花費了60萬修繕房舍。劉奶奶強調這筆經費足足可在村外買上一戶房子。劉奶奶表示:

先生覺得如此一來,下半輩子可以住得好些。整修時仍維持原來日式房子的格局,地板與隔間都沒有變動,外觀也沒有太大改變。

彌足珍貴的是,不管外牆的砌磚高度與房舍的樣式都仍大體維持當初日本人興建時的樣貌,使後人得以一窺當年這批日式官舍大致的原貌。劉奶奶進而感嘆道:「算起來,連民國40年出生的大女兒都已經在這兒住了六十四年呀。」連在臺灣出生的眷村第二代都已居住了超過六十年了,忽忽悠悠的一甲子的歲月中無數可細數的往事,如俄國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生平力作《雕刻時光》中所論:

時間與記憶彼此融合—彷彿「在一定的意義上,過去遠比現在真實,或者說,無論如何都比現在來得安定不變。當下一閃而逝,宛若從指尖滑落的細紗,只能在回憶中獲得物質重量。」

*作者為國際知名中生代影像藝術家,現任國立高雄大學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副教授。本文節錄自作者作品《高雄眷村三部曲:侯淑姿眷村女性影像書寫論述集》,典藏藝術出版授權刊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