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若爆發衝突,第一輪屠殺後雙方差距就會浮現」美海事專家呼籲:大力補貼造船業,以備與中國開戰

2022-09-08 11:30

? 人氣

長期關注海軍議題的記者、威廉瑪麗學院全球研究所AidData項目的合作與傳播總監亞歷山大·伍利(Alexander Wooley)(照片來源:大學網站)
長期關注海軍議題的記者、威廉瑪麗學院全球研究所AidData項目的合作與傳播總監亞歷山大・伍利(Alexander Wooley)(照片來源:大學網站)

此外,伍利補充說,美國也未能在主要基礎設施上進行投資,一些幹船塢已過百年高齡並且缺乏浮動乾船塢(floating drydocks),「船舶等待數年才能得到維修——碼頭上沒有空間,沒有勞動力來進行維修」;美國也不再擁有曾經的海外軍事基地網絡(network of overseas bases),或者不再有以前的運營能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造船業受益於連續性,美國沒有儲存很多未開發的浪湧能力(surge capacity)。」他說。

以有足夠戰鬥力的現代軍艦為例,伍利指出,這是涉及多個行業、極其複雜的有機體,比如一艘新的美國航空母艦會用到來自45個州的2000多家公司的設備。

「軍艦廣泛依賴一系列大型和專用硬件,以及最複雜和最緊湊的組件——例如,微晶片和半導體供應鏈中斷將極大地影響造船業。這是一個國家問題。美國海軍並沒有無限的飛彈、魚雷和艦炮砲彈的彈藥庫存——這些也需要作為國家優先事項。在與中國發生衝突時,美國船隻可能會很快從垂直發射單元(VLS) 發射大量飛彈——這些飛彈需要得到補充,以免船隻在進行空襲時彈藥耗盡。」

美國「船舶法案」應包含什麼?

1981年,雷根政府採用保守的自由放任經濟原則,單方面取消造船補貼,一些亞洲和歐洲國家選擇增加政府補貼以搶占造船市場份額,填補美國退出後的真空。

位於馬里蘭州的國防諮詢公司FerryBridge Group主管布萊恩·麥格拉斯(Bryan McGrath)(本人提供)
位於馬里蘭州的國防諮詢公司FerryBridge Group主管布萊恩・麥格拉斯(Bryan McGrath)(本人提供)

麥格拉斯(Bryan McGrath)指出,即使發生全球戰爭,美國造船業重建工業能力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二戰式的痙攣性增長(spasmodic increase)非常不可能再現。」

他分析道,矛盾的是,美國造船工業基礎之所以萎靡,也要歸咎於過去50年推動美國經濟大幅增長的主因——隨著全球化和專業化(global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的浪潮,在外國建造、修理、配備船員和掛旗的船舶變得更便宜、更高效。

但是這種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的道路後患無窮,正如美國海軍戰略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所發現的,美國本土的商業海上工業基礎與海軍造船能力緊密相連。

麥格拉斯建議,美國國會需要對造船業投入大量財政資源來補貼必要的投資和收購;開展工作培訓以激勵造船勞動力;作出跨越多代的連續性承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