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文:這場運動體制內力量,與「撐傘一代」嚴重脫節

2022-08-21 05:50

? 人氣

催淚彈激起民憤。第二天就有20萬人上街,佔領香港九龍共三個地區的街道。佔領運動持續了79天。12月15日,在警方溫和清場和佔領區留守者被拘捕的口號聲中,運動結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曾經多次到過三個佔領區,看到佔領者在馬路搭建帳篷,不分日夜留守;看到一些老師或大學生義務為中學生補習功課;看到很多創意的圖像,到處貼滿標語和箴言。佔領運動和平,參與者友愛,並主動清除垃圾,保持街道潔淨。

我一直有文章談雨傘運動。運動結束後,我說我看到年輕一代的覺醒和奮起,標舉「命運自主」的意識在社會發芽,使我在悲觀中看到些微希望。

可是,年輕人並不認同我的看法。年僅18歲的香港青年領袖黃之鋒說:「我不會說好多香港人覺醒就是一個成果……,爭取成果不是爭取退場。大家都不甘心,我們什麼都沒有得到!我不會說這叫贏。」

我覺得自己確實老了。滿足自我的感覺,卻沒有看到年輕人的渴求,和不達目的不甘心的勇往直前精神。

為什麼佔中運動會在幾乎奄奄一息中突然大規模爆發?為什麼即使給市民生活帶來許多不便,佔領後期仍有近三成市民支持繼續佔領?如果沒有學生被捕,沒有警方暴力,會有三區佔領行動嗎?

傘運期間攝於旺角佔領區。(作者提供)
傘運期間攝於旺角佔領區。(作者提供)

雨傘運動爆發前幾個月,香港和大陸發生了一次關於在街頭便溺的網民論爭。事源香港《蘋果日報》報導一對大陸父母抱小童在鬧市街頭便溺,引起香港社會嘩然。大陸網民因港人的反應,發起6月1日起不去香港行動,聲稱「我們是消費者、我們是上帝」,要讓香港人知道失去大陸旅客的後果。

香港網民的回應是「好極了」,希望大陸人說得出做得到,永不來港,讓香港變回從前的模樣。

大陸搜狐網站就便溺風波進行民意調查,結果64.65%的人認為「孩子尿急當街小便可以理解」,以及「香港人對大陸人就是有偏見」。

港中這種民間的對立,顯示中國大陸社會這20年已發生蛻變。過去從大陸偷渡來港的人士,仍有傳統道德,他們也都珍惜和愛護香港的法治與自由;而現時來港者成長在摧毀了傳統美德的社會,到香港就覺得有了不守規則的自由了,什麼事都可以做。來香港消費,就抱着大爺施恩的暴發戶心態,不懂得這是一種公平交易。

大陸官媒站在大陸民意一方,《環球時報》發表文章指港人應包容大陸旅客的便溺行為,向他們拍照即顯示香港人不文明;《人民日報》海外版批評港人「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不體諒別人的難處,絕不是文明的表現」。

香港官員也配合中共官意。商務局長呼籲港人要包容及體諒,「以和為貴」。

便溺風波雖不是什麼大事,卻反映了中港矛盾不僅是香港人與中共掌權者的矛盾,而且兩地人民也因為中國社會的蛻變,而出現前所未有的矛盾。這也是雨傘運動發生的社會意識基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